-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石灰桩法
5、石灰桩法 5.1、概述 (一)定义:石灰桩是指采用机械或人工在地基中成孔,然后贯入生石灰或按一定比例加入粉煤灰、炉渣、火山灰等掺和料及少量外加剂进行振密或夯实而形成的桩体,石灰桩与经过改良后的桩周土共同承担上部建筑物载荷。属复合地基中的低粘结强度的柔性桩 (二)反展历史 我国将石灰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始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西方最早的石灰窖大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几乎所有古代文明的民族都懂得烧制石灰。 用石灰加固软弱地基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但直到上世纪中叶,不论在我国还是国外,大多属于表层或浅层处理,例如用3:7或2:8的灰土夯实作为路基和房基;或将生石灰直接投入软土层,用木夯夯实,使土挤密、干燥和变硬。由此,发展到用木槌在土中冲孔,在土中投入生石灰块,经吸水膨胀形成桩体,其深度一般在300~500mm, 形状上大下小,桩周土往往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近似陶土。 我国与1953年开始对石灰桩进行了研究,当时天津大学与天津市等单位对生石灰的基本性质、加固机理、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当时的条件,施工系手工操作,桩径仅100~200mm,长度仅2m,又因为发现桩中心软弱等问题,所以工作未能继续。1975年~1980年间,北京铁路局勘测设计所、同济大学等单位进行了石灰桩与其它加固方法对比试验研究,证明了石灰桩的良好加固效果。 直到1981年后,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对东南沿海的大面积软土地基采用生石灰与粉煤灰掺和料进行加固,仅南京市采用生石灰桩加固了50余幢房屋的软土地基,加固面积达3万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其后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余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相继展开了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都作出了卓有成就的工作。 在国外,60年代期间,德、美、英、法。原苏联、日、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开展石灰加固软基的研究和应用,现代化机械施工加大了桩长的应用,拓宽了应用领域。 石灰桩按用料特征和施工工艺分类如下: 1 块灰灌如法(亦称石灰桩法) 采用钢套管成孔,在孔内灌入新鲜生石灰块,或在石灰块中掺入适量的水硬性掺和料粉煤灰和火山灰,配合比一般为8:2或7:3。在拔管的同时进行振密和挤密。利用生石灰吸取桩周土体中水分进行水化反应,此时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四周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孔隙减小,土体挤密和桩体硬化。 2 粉灰搅拌法 是粉体喷射搅拌法中的一种。原料为石灰粉,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将石灰粉加固料与原位软土搅拌均匀,促使软土硬结,形成石灰(土)桩。 5.2、加固机理 1、桩间土 (1)成桩挤密作用 石灰桩施工时是由振动钢管下沉成孔,使桩间土产生挤压和排土作用,其挤密效果与土质、上覆压力及地下水状况等有密切关联。一般地基土的渗透性愈大,打桩挤密效果越好;挤密效果地下水位以上比以下的要好。 (2)膨胀挤密作用 石灰桩在成孔后贯入生石灰便吸水膨胀,使桩间土收到强大的挤压力,这对地下水位以下软粘土的挤密起主导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根据生石灰质量高低,在自然状态下熟化后其体积可增加1.5~3.5倍,即体膨胀系数为1.5~3.5。 (3 )脱水挤密(高温效应) 软粘土的含水量一般为40%~80%,1Kg生石灰的消化反应要吸收0.32Kg的水,同时在理论上将放出278千卡的热量。 加掺和料的石灰桩,桩内温度最高到200~300摄氏度。桩间土的温度升高滞后于桩体,在正常情况下,桩间土的温度最高可达50度以上,使土体产生一定的气化脱水。从而使土体含水量下降,孔隙减小,土体颗粒靠拢挤密,加固区的地下水位也有一定的下降。 (4)胶凝作用 由于生石灰吸水生成的Ca(oH)2一部分与土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长生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水化物对土体颗粒起胶结作用,使土聚集体积增大,并趋于紧密。同时加固土体粘粒含量减少,说明颗粒胶结根本上变了土的结构,提高了土的强度,而使土的强度将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 2、桩身 排水固结作用 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石灰桩桩体的渗透系数一般为10-5~10-3cm/s,亦相当于细砂。由于其桩间距较小(一般为2~3倍桩径),水平排水路径很短,具有较好的排水固结作用。从建筑物沉降记录表明,建筑竣工开始,其沉降已基本稳定。 3、复合地基 由于石灰桩桩体具有桩间土更大的强度(抗压强度约0.5MPa),因此形成复合地基。桩上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 运输业物流地理.ppt
- 第5章 贷款.ppt
- 第5章 ARM硬件结构.ppt
- 第5章 DC-AC电路的仿真.ppt
- 第5章 金属陶瓷基复合材料.ppt
- 第5章 主管与管辖.ppt
- 第5章 企业信用及管理概述.ppt
- 第5章 全光通信网-光交叉连接设备.ppt
- 第5章 个体决策行为效应.ppt
- 第5章 合金钢.ppt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山西省税务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海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安顺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张家界市辅警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驻马店市网格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包头市工会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鞍山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张掖市辅警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玉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