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滔的信誉保卫战.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振滔的信誉保卫战

王振滔的信誉保卫战  主持人: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欢迎您收看《财富故事会》。十七年前,王振滔刚二十三岁,他趴在小作坊里面做皮鞋,小榔头一锤一锤地往下敲,结果敲出了国内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敲出了一个亿万富翁。也许大家就奇怪了,敲鞋的多了,怎么别人没成亿万富翁呢?其实不成功的人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人却各有各人的道。王振滔的道在哪呢?咱们先看下面这个故事。   解说:这一天,奥康集团瓯北工业园的工人们跟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做鞋,忽然他们接到通知,上头要求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到楼下去。于是1700多名工人一拨一拨地下了楼,楼下的空地上已经摆了二十多张桌子,桌子上面是2000多双鞋子,鞋子是前不久工人们加班赶出来的高级外贸鞋,鞋子旁边放了50多把剪刀。这时员工惊奇地发现,平时不常露面的老总王振滔竟然就在跟前。   主持人:王振滔对着工人发布了一道命令:拿起剪刀,每双鞋剪五刀。这话一出来立刻就在工人中间炸开了锅。大家都在嘀咕,这么好的鞋剪了多可惜,不要也可以给我们穿啊。尤其是质检员唐晓春,心里更难受,这批鞋就是在他手中检验通过的,现在又要让他剪掉,这就等于让他煽自己一个耳光。   同期   唐晓春:大家员工心理好像很沉默,站在那里傻傻的,剪鞋的态度极其恶劣,有些员工就是自言自语的说啊,我们自己做的鞋子,辛辛苦苦做下来又剪掉,感到非常的痛苦。   主持人:唐晓春知道,经他检验合格的鞋子在国际市场上至少可以卖到一千元,就是在国内做促销,也能卖个三五百。而且工人们也愿意按成本价把鞋买下来。可是王振滔不答应,他就站在前面,亲自盯着工人们剪。可是工人们哪舍得,剪完一刀就扔下剪刀走了。可王振滔让他捡起来,重新剪满五刀。质量管理中心的总监郭勇当时就站在王振涛的身边。   郭勇:王总说,就是哪怕你在剪鞋也要认真,所以必须要剪五刀。   主持人:一双双鞋就这么“唰唰”地剪掉了,剪下了的鞋子装起来有整整七十箱。工人们默默地看着剪掉的鞋,有的在偷偷地抹眼泪。   同期:   唐晓春:鞋子是我们自己创下去的,现在我们一剪刀把它剪掉,我们当场沉默寡言,一句话不能说出来。   主持人:2000多双鞋,200多万的鞋就在两小时之间剪了。剪的哪是鞋,简直就是人民币。您要问了,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其实不是,就是鞋里面的绒布处理不够规范,外商也没说不要,就是想把这批鞋打成次品。可王振滔不干,他怕背上了生产次品的恶名,给外商留下不讲诚信的印象。他把剪鞋当成一场信誉的保卫战。   您不知道,王振滔吃过亏。当初就是在信誉上,王振滔栽了个大跟头,差点就翻不过身来。   解说:十八年前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了5000多双假冒伪劣的温州鞋,一时间,温州鞋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全国的大小商场纷纷驱逐温州鞋。正在湖北鄂州商场租柜台卖鞋的王振滔被撵出了商场,价值20万的皮鞋全部被没收。   同期   王振滔:本来我们的资金就很少的,规模也很小的,特别属于我们这些农民,也就是我所有的财产都在这里,全部没收了就意味着倾家荡产都没有了。   主持人:在八十年代,20万就是王振滔的全部家产,一没收立刻就倾家荡产了。王振滔没怪别人,可他发现了不讲信誉的恶果。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皮鞋是保质保量的,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工商局说没收就没收了,他特别不服气,他要向工商局讨个说法。   解说:事也凑巧,王振滔抓住了一个事实不放,就是他的皮鞋被没收后,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边上租了一条船,以5元一双的低价进行处理。销售现场异常火爆,武汉市民排着长队前来购买。   主持人:王振滔觉得占着理了,鞋子既然能卖,就说明是有一定质量的。于是他就请了律师准备状告工商局,要求赔偿。   同期   王振滔:所以当时我请律师,律师把这个情况跟我说,他说既然这个鞋子能卖5块钱一双,首先第一不是假冒的,第二还有利用价值。   主持人:王振滔在一心一意地准备打官司,朋友却泼了一盆冷水。小老板告政府,结果是铁板定钉的事。而且这么多人的鞋被没收了,你一个人出什么风头。可王振滔咽不下这口气。王振滔是谁呀,他十五岁就已经出来闯荡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再说了,丢了信誉,以后想翻身都难啊。打,官司照打,没钱,借钱也得打。   解说:半年后,王振滔不仅赢了官司,赢得了自己的信誉,而且得了2000元赔偿。   同期   王振滔:换句话说后来承认他们做错了,赔你两千块钱,但我们要的不是两千块钱,我们要的是一个信誉问题。   解说:赢了官司的王振滔日子并没有好起来,由于温州鞋名声不好,他在市场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王振滔心想,官司能打赢,可信誉上哪儿去找回,总不能拉着每个顾客手说自己打赢官司吧。还得改善整个环境才行,于是王振滔决定替温州鞋和温州人找回信誉。1988年王振滔回到了家乡,用身上仅有的3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