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古代诗歌的研究型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谈古代诗歌的研究型教学

略谈古诗歌的研究型教学 薛海峰 键 词: 古诗歌 教学 研究 韵律 意蕴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哺育我们民族的甘甜乳汁。特别在诗歌方面,人才辈出,名篇不断,到了唐朝诗歌发展到了巅峰状态,上到王公贵胄下到凡夫俗子,对诗歌都有特别的爱好。综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伟大的诗人如夜晚的星辰,光耀千古。学习古诗文,在物欲横流,西方文化大举进入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了。无论是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角度,学习古诗歌,提高文化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得下大工夫不可。 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中选的诗,不很有系统,显的较为凌乱,让学生学了没有整体感,如一盘散珠,虽然很美但缺乏整体内在的联系。学生学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更无法从宏观角度来把握诗的发展历史,有点鱼好吃,而不知鱼从何处来的味道。 我个人以为我们可以打破教材安排的顺序来教。如从初一开始,现在选的第一篇是三国时曹操的《龟虽寿》,带给学生的印象是三国前是不是就没有诗呢,好像三国的诗就是最早的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诗的起源开始教,而不是仅停留在个别诗文的赏析上。可以 从《诗经》开始教,我国的春秋时代是“诗教盛行”的年代,能熟读《诗经》并能引用得体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志。连孔子也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的功用作了准确的说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儒家要求弟子学习的“六艺”之一,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如《关雎》、《氓》、《伐檀》、《硕鼠》等都是非常好的名篇。而汉朝的诗歌特别是乐府民歌,也是不可不学的内容,然后再接上现在课文的三国曹操的《龟虽寿》就显得很联贯了。 我们知道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强烈节奏美、韵律美,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古人在诗的韵律上是非常讲究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吴世昌先生说:“近体的律诗和绝句,尤其是律诗,却不可不注意平仄,否则念起来非常别扭,就不成为律诗了。因为‘律’诗的定义就是合乎格律之诗,而格律即不外平仄和用韵。”联系初一的新教材中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家”、“斜”、“麻”、“花”都押同一个韵”á“”(“斜”古音念“xi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中的“沙”、“家”、“花”也都押同一个韵“á”。 这里上课的时候可以和《龟虽寿》、《过故人庄》比较一下,从体裁上看,《龟虽寿》是古体诗,而《过故人庄》则是近体诗,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一,古体诗传自汉魏,那时读字并不严格分平仄,传统如此,没有改变的必要。近体诗是唐代新创的作品,在唐以前的诗人中,已有人注意到平仄在诗歌中的作用。故欲写近体诗就必须遵循其格律。”比较以后就明显发现《龟虽寿》不讲究平仄,而《过故人庄》很讲究平仄。二,古体诗可以写的很长,若通篇每句要严守平仄格律,不但束缚太多,而且也太单调、呆板。长诗而严守平仄格律者是排律。人们不喜欢排律就因为它太呆板、单调。”的确如此,《龟虽寿》比《过故人庄》长多了,容量大。三,古体诗适合于叙事,比较接近散文,最重要抒写自如,不受拘束。近体是抒情诗,比较短,需要读起来和谐悦耳,才能和抒情述怀的情调相称,和谐要靠节奏,而平仄的错综配置,正是构成节奏的重要因素。”(吴世昌的《诗词论丛》) 第二 我们学习古诗文可以多从意蕴上挖掘美。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次。 ①从历史内容看,如我们现在的初一教材中的咏史诗杜牧的《泊秦淮》就很有历史的苍桑之感。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我们可以经常性地给学生讲授些这类诗,带着学生走进历史长廊,去听一听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正唱着的《玉树后庭花》,诗人那种强烈的对国事的忧虑和歌女背后的昏庸统治者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形成了极大反差,不知不觉中向学生灌输了忧患意识和爱国深情。 ② 从哲学意味看,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说:“写诗这种活动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在古诗中,有很多是有哲学味的,特别是宋人对哲理诗更是偏爱,如初一新教材中选的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优秀的哲理诗总是讲究意蕴,所以如不看题目,以为朱熹只不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半亩方塘清如许的原因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但联系到诗题目《观书有感》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这首诗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学习才能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