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 1月第32卷第 1期
· 26 · HubeiJoumalofTCM Jan.2010.Vo1.32,No.1
《伤寒论》方辨治疑难杂病的思考与临床实践
李家庚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关键词:疑难杂病 《伤寒论》;辨治思路;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1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0)O1—0026一o7
《伤寒论》问世 1800多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各科的 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在太阳病之基础上,“或已发热,或
实践,故被后世医家视为 “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奉为圭臬,尊为 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若见元
医经。实则大论中的许多条文,即类似于不同疾病的医案记录, 汗而喘,为麻黄汤证 ;若不汗出而烦躁,是表热里寒,为大青龙汤
蕴涵仲景心法和创意,反映了仲景临床经验和学术特色,启迪思 证;若无汗而干呕咳喘,则是表寒里饮,为小青龙汤证,等等。证
维,给人智慧。辨治伤寒,论治杂病,使用经方,此乃千古不变的 之出现,是疾病在各种因素如发病环境、体质、心理及治疗等综
为医话题。然如何辨治,如何运用,则又见仁见智。兹仅就平素 合作用下患病机体整体反映特性的概括。而构成 “病”与 “证”
所学,结合临床体验,略述一二 ,以期就正于方家。 的基本要素,则是疾病所反映的症状和体征,即所谓 “症”。是以
1 辨六经。识病症。方随症出 疾病之确立 ,包含 “病”、“证”、“症”三个层次,而三者之中,症又
六经非 “经”,本为六病,即六个大的病证系统。凡外感 内 显得尤为重要。其指引医生去识别和区别具体的病症,并成为
伤,诸多杂病,成归六经之节制。六经的实质,或者说大论的灵 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
魂,当是六经各经中的病脉证 (症)治。《伤寒论》六经及霍乱、 临床上只要抓住疾病的主症,围绕主症进行辨证,再结合体
阴阳易差后劳复各篇,皆有 “辨 ×X病脉证并治”名 目,此乃学习 质等因素分析,掌握疾病之本质与发展规律,便可做出正确的诊
《伤寒论》之人门向导,亦是 《伤寒论》的核心所在,而学者往往 断和治疗。例如 《伤寒论》之少阳病 ,其以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匆匆略过,却在末节上找线索。何谓病,《伤寒论》之太阳病、阳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和 “口苦、咽干、目眩”为小柴胡汤之主
明病、少阳病 阴病、少阴病 ,厥阴病;《金匮要略》之百合病、黄 症,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只须见到一部分主症,则说明邪犯少阳,
疸病、水气病、胸痹病等皆是也。疾病之产生,缘于病因及正虚 枢机不利,即可辨为小柴胡汤证。如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
邪入,其整个过程充满邪正斗争、阴阳失调的矛盾变化,又表现 之”。(宋本379条,宋本条文下同)本条原载厥阴病篇。厥阴病
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何谓 “证”?如 “脉浮, 惟恐阳退阴进,而致下利呕逆,今呕而发热,则知少阳有热 ,胆 胃
和血瘀成为本病过程中主要的病理产物。从气虚始,因为素体 素体虚弱,感受外邪,调适失当
的差异,兼夹实邪的不同,病机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素体
肺脾气虚_卜— 水液停留体内H 郁而生热,湿热伤阴
气虚而兼夹湿邪,易发展成为脾肾气虚,直至水湿损伤脾阳肾
阳,转化为脾肾阳虚的严重证候。而另一方面,由于素体阳气较 竖 譬Il銮望堡堕l l墅墅堕垒
盛,相对肝。肾阴虚,体内停留的湿邪郁而化热,湿热伤阴,加之原
有的气虚证,发展成为气阴两虚,相比较而言,肝肾阴虚也是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