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如何自我营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销人如何自我营销

营销界是一个极其凶险的江湖,在险恶的意义上,这个地方所独有的激烈竞争以及不断上演的大浪淘沙、生生死死的故事,只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特征和现象。 每一位野心勃勃的营销人,都是江湖名利场中的主角。尽管在我们的社会中,营销人算是高收入的专业人士,但他们的淘汰率和流动率,多年来却一直在所有行业中名列前茅,惟有IT业可堪相比。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既然营销人不可能在某个企业、某个岗位从一而终,那么,在不停的企业和岗位流转中,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持续“保值”、“增值”,不虞“下岗”?  从这样的一则商界谚语中,或许我们能受到一些启发:“三流的企业做销售,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笔者认为,营销人的境界当也有高下之分:但凡高手,不仅善卖产品,更擅“卖”自己——他们懂得把自己也作为一件产品来加以策划、包装、展示和推广,对成功的追求,仿佛营销产品的分分秒秒,每一步骤,都做得尽善尽美。试想,如此苦心经营,假以时日,何患不能扬其大名成其大器创其大业哉?至于那些只知售卖产品而不懂“自我营销”的家伙,则品斯下矣,营销人当摈之而不齿。 营销人如何“自我营销”?一些学问甚大的朋友,言必称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理论,让人听了不免起敬起畏。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叫迈卡锡(Jerome McCarthy)的美国老头儿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提出的该理论,为营销人研究如何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同样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思考框架。   把4P理论“嫁接”并运用到营销人的职涯规划中去,正是笔者的独家发现,在这里介绍出来,为的就是帮助营销人认清“自我营销”的意义并掌握实施步骤。有志之士只要照着葫芦画瓢,无不前途辉煌,犹如一盏明灯,悬在高处,照得成功之路,如同白昼。 营销人也是一件“产品” 营销的第一个要素是产品(Product)。人犹产品,作为营销人,为了使自己在职场不致“滞销”甚或被当作“废损品”处理,亦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品牌”。 怎样的营销人,才谓之“质量好”?我们不妨来个“换位思考”:用人单位在选拔营销人才时,必以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自信心、上佳的口才,以及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者为首选;再以到商店买东西的专业眼光,检视其资证是否齐全,外型是否悦人。因此,有谁若是拥有5年以上业绩彪炳的营销管理实战经历,再加上长着一张花枝招展的嘴巴,那他就简直是一件“优质产品”,有十足的理由傲视同侪、待价而售。   但这件“优质产品”要想成为“名牌产品”,还需要配合以品牌的塑造工程,简而言之,须得在该人的头顶,安上闪亮的光环和响亮的封号。目前在国内营销界,每年由不同机构举办的所谓“策划大师”和各种“十大”、“十佳”之评选,固多如牛毛:如“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人”焉、“中国十大营销操盘手”焉、“中国十大营销专家”焉、“中国十大营销人物”焉、“中国十大企业策划家”焉、“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专家”焉……如果不动用十个脚趾头,光凭十根手指头比划,只怕还数不过来。营销人只要拿其中的任一顶“帽子”往头上一扣,腆着肚子走出门去,人人见了都得立正敬礼,喊声“老师好”。   有些倔脾气的朋友,质疑曰:现阶段这类评选已过多过滥,不足为训。说这些话的,多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兼不懂市场行情。咦,“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可谓权威矣,君不见,每年开榜之日,不也照样有人说三道四?而国内企业的热衷态度,何曾因此而消减半分?盖其能为品牌增光添彩也。同样的道理,营销人若是没有一些社会名誉,能让人望之肃然起敬、而且身价一个劲地往上蹿乎?因此,即使不能捞个“中国十大”撑个门面壮个声势,顶不济,搬回一块“某某区域十大营销经理”的匾牌,也远比没有强,你不能否认它在很多时候确实有用。   但不管怎样,比大红奖状更有用的,当然是真才实学。读者朋友中,如果有谁问起“对于营销人而言何谓最重要的精神?”时,笔者的回答,一定是“学习”和“专注”。盖学习能力,可帮助营销人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保持永不落伍;而专注精神,则能使我们成为所在营销领域的专才。   打个比方:用十年挖了十口井,每口井都可能打上水;如果十年只挖一口井,就可能会得到一座油田或金矿。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信奉“专注,往往出奇迹”这句话。当然,你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在同一个行业的营销圈子里“耕耘”;但也可以辗转各大行业,纵横阖捭、互为贯通。这样一条巷子走下去,只要“不辞长作营销人”,10年、20年后,一名营销大师遂隆重问世矣。  笔者有位朋友,在通讯业有长达12年的营销管理经验,期间换了几个“东家”,但终是不离通讯营销界半步。最近,该朋友被一新兴通讯企业以2倍薪金从原单位“挖”走,而人家看上他的理由,即是其在通讯业仿若“江湖百晓生”的资历与学识,以及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