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索尼应放弃拯救电子产品业务.docVIP

纽约时报:索尼应放弃拯救电子产品业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纽约时报:索尼应放弃拯救电子产品业务   导语:《纽约时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称,索尼的未来无法再指望电子产品业务。与其掏空盈利的娱乐和金融业务来填补这个无底洞,不如就此放弃。   以下为原文主要内容:   放弃拯救电子产品?   在大多数人们心目中,索尼是一家生产PlayStation游戏主机和电视机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但如今,该公司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索尼投资好莱坞电影和发售唱片却创造了许多利润。对冲基金ThirdPoint经理、美国投资者丹尼尔#8226;勒布希望索尼剥离娱乐业务,为振兴其电子产品业务筹集资金。   但同时也有许多分析师质疑称,索尼没必要拯救电子产品业务,而是应该专注于金融或娱乐业务。投资银行Jefferies消费科技分析师阿图尔#8226;戈亚尔最近发布报告称:“电子业务是索尼的短板,在我们看来,它没有任何价值,索尼需要退出大多数电子产品市场”。   金融和娱乐业务   如果放弃电子产品,索尼将何去何从呢?   虽然索尼销售从电池到头戴式3D显示器等数百种产品,它最成功的业务却是保险。尽管该公司没有在美国和欧洲开展此业务,然而在日本索尼在人寿、汽车和医疗保险方面大发其财。去年该业务贡献了索尼总营业利润的63%,截至今年三月的十年间,人寿保险业务是索尼最大的利润来源,累计营业利润达90.7亿美元。   索尼的电影和音乐部门制作了《蜘蛛侠》系列、《猎杀本#8226;拉登》等热门大片,拥有大提琴家马友友和电子音乐二人组DaftPunk等明星。过去十年,该部门产生了至少70亿美元利润。然而与此同时,电子产品业务部门累计亏损85亿美元。专家称,它已不再是索尼的王牌业务。   日本一桥大学客座教授山田浩二称:“问题是董事会仍然一心想着复兴电子产品业务。”   索尼CEO平井一夫上周三表示,董事会将考虑ThirdPoint的提议,但目前还只是初步探讨,未确定回应时间。   但在少数分析师看来,勒布为索尼开出的处方目光短浅,仅仅是榨取内容业务的利润来投入糟糕的业务。批评人士称,电子和智能手机业务证明索尼电子产品业务前途未卜。这些行业竞争激烈,而在手机行业,索尼还只是龙套角色。即便在较为成功的数码相机和游戏主机领域,索尼也难以匹敌强大的竞争对手。   山田浩二警告,管理层的忽视很快将开始损害索尼的保险和娱乐部门。索尼控股60%的索尼金融控股公司今年股价仅上涨4%,而竞争对手日本第一生命保险股价上扬了36%。   业务从未有机整合   在娱乐业务上,由于受东京总部掣肘,索尼电影和音乐部门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放缓并且无法掌握行业快速变化的趋势。山田浩二称:“掌控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太多了,它们都应分成单独的公司。”   索尼坚称这些部门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但该公司的收购史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据索尼官方历史叙述,上世纪50年代,在飞往美国推广该公司新款晶体管收音机的途中,联合创始人盛田昭夫首次产生了收购一家金融公司的念头。在这次旅途中,目睹芝加哥的摩天大楼,尤其是当时的芝加哥最高楼慎行广场,盛田昭夫深受震撼。   盛田昭夫惊讶地问:“为什么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有如此庞大一栋楼?有一天,我们也要建立自己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盖上这么大一栋楼。”   盛田昭夫的愿望终于实现。1981年,索尼与美国保险公司Prudential合资成立了一家人寿保险公司。   上世纪80年代末,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和唱片公司CBSRecords。盛田昭夫和索尼另一位共同创始人大贺典雄一直认为,内容对推广索尼的电子产品至关重要。1968年,他们与CBSRecords成立合资公司,首次涉足音乐行业。   然而,硬件和电影业务的冲突妨碍了最初的目标。两大业务各有打算,索尼左右为难,既要生产让用户下载和复制内容的设备,但又不能影响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的销量。   东京科技咨询公司EurotechnologyJapan总裁杰哈德#8226;法索尔表示:“索尼一直希望此战略奏效,但从未真正做到。如果各自竞争,每块业务会做得更好。”   上周三,平井一夫维护了公司继续专注电子产品的战略。他在公司会议上表示:“电子产品业务还有前途,它已融入索尼的基因中。复兴它是我们的使命。”   不过,有一丝迹象表明索尼正在重拾往日的风采。新款XperiaZ智能手机收到了普遍好评。   導語:《紐約時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稱,索尼的未來無法再指望電子產品業務。與其掏空盈利的娛樂和金融業務來填補這個無底洞,不如就此放棄。   以下為原文主要內容:   放棄拯救電子產品?   在大多數人們心目中,索尼是一傢生產PlayStation遊戲主機和電視機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但如今,該公司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處於虧損狀態。   然而,索尼投資好萊塢電影和發售唱片卻創造瞭許多利潤。對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