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标识牌生产制作及安装方案
1.1各类标牌制作工艺和现场安装工艺
本工程产品加工工艺多,涉及的材料较多。合理的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是生产优良的产品的保障。
1.1.1不锈钢作工艺
排版——激光切割——下立边料——焊接——清洗——抛光——包装
1.1.1.1排版过程中严格按照标识系统字体按比例排版,经过审稿员的审核后方可切割。
1.1.1.2下立边料按照标识系统规定字体厚度下料,下料要求宽度误差在+-2mm之内。
1.1.1.3焊接过程中立边和正面对接处焊接牢固,不得有漏焊。所有焊接均采用锡焊,焊缝不超过2mm。焊接后一定要用10%的NaOH溶液清洗5分钟,完全清楚表面残留的酸性溶液。
1.1.1.4抛光要均匀保证正面光泽度一致,对角和焊缝处要细致处理,即要光洁度又要保留90度直角。抛光后要马上进行成品包装,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划痕。
1.1.2丝印制作工艺
制版——基材处理——印刷——光油处理
1.1.2.1制版:
(1)准备网框和感光膜:把绷好的网框(尼龙丝用220-260目的)用10%磷酸钠水溶液清洗,除去油污。线网感光菲林膜是一种以聚烯醇胶为主体的感光胶,菲林膜是在0.12-0.06毫米透明塑料片基上把明胶为主体感光剂涂布,使用前接图形大小,每边宽出20毫米,用布把膜上的粉末污物擦除干净。
(2)曝光:把菲林膜与底版在晒版机内压紧,用碳精灯或氙灯进行曝光。网框与光源的距离为50-60厘米,曝光时间2-6分钟。
(3)显影:曝光后,将菲膜放在平板上,用温水浸润网膜1-2分钟,用水喷头喷淋,用水溶去非感光部分(图形部分)晒版、显影后的菲膜,直到图形清晰为止
(4)贴菲林膜:把曝光显的菲林膜面贴在丝网上,人膜的背面用橡皮板或其它直板,轻轻刮贴,使膜与网接触牢固,马上放在烘箱内,在温度55±2度的条件下烘烤8-12分钟,干燥后,把网框固定在印版台上进行试印。
1.1.2.3丝网印刷的质量、墨层的厚薄与丝网粗细、油墨粘度、刮板的硬充、角度、制版方法都有密切关系
1.1.2.3.1丝版与定位:板材料用三点边定位。套色印刷时,先印浅色,再印深色。
印版与承印物的距离为1-2毫米,距离大小,与丝网的选择有关,尼龙丝网弹力好,伸缩性大,一般2-3毫米。
刮板用聚氨酯橡胶板,其硬度为70-75度,厚度为8-9毫米,印刷时的刮板角度70度为宜,刮板速度应以匀速直线运动。
贴切保护膜:印刷后的标牌,为了避免裁切和运输过程中造成创伤,表面要贴透明压敏胶保护膜,背面要贴双面胶纸。
工艺流程简图
预处理→除油→水洗→除锈→水洗→磷化→干燥→喷? 塑(喷? 漆) 1.1.3.1预处理:
根据具体生产现场的条件及处理工件表面状况不同,而采取的物理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化学处理中影响处理质量和周期的控制因素,维护化学制剂的使用寿命。
:
在常温情况下浸渍25分钟。去除重油污时间要延长。为加速除油速度,可使工件与槽液作相对运动或辅以机械外力。除油质量的检验方法是:用水冲洗,工件表面水膜连续,即除油干净。
1.1.3.3除锈:
一般锈蚀和冷轧板的冷作硬化层的去除时间为25分钟,重锈及氧化皮的去除时间应适当延长,直至全部去除。为加快除锈速度,可使工件与槽液作相对运动或辅以机械外力。但除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金属过腐蚀“氢脆”及金属表面黑色“碳化物富积”的形成。一般除锈质量的检验标准为目视无未除尽的锈迹或氧化皮残留,表面为均匀的银灰色金属基体即可。
1.1.3.4磷化:
磷化时间为25分钟。磷化时应使工件保持静止状态,磷化后提出工件,并在槽子上空静置30~60秒钟,尽量使磷化液滴干流入槽中。
1.1.3.5水洗:
在每进行一次处理均需进行水洗。一般采用溢流水洗,时间为90~120秒,将工件上下振动8~10次。由于工件形状复杂,夹缝较多,工件应充分进行水洗。在使用数日后应及时更换新水。
1.1.3.6干燥:
根据磷化后的工件必须及时干燥的要求,必须及时送入炉进行烘干,如不能烘干,必须压缩空气吹干。特别是夹缝,夹层等易聚集溶液的地方,在吹干前可先倾侧工件,倒出多余的溶液,然后吹干夹缝、夹层等。
1.1.3.7喷漆
产品母线的色彩应符合要求,涂漆应均匀,无流痕、刷痕、起泡、皱纹、漏底等缺陷,搭接面不得粘漆。
底漆喷涂要特别注意边缘、棱角。由于被涂物件的边角部位是易锈蚀的薄弱部位,而且存在死角不易喷涂到,使得这些部位涂层最薄,因此要加强注意。
底漆层在再涂漆前一定要干燥适度。干燥过小,底涂层易被某些面漆咬起;干燥过大,与面漆结合不好,还易形成缩孔和“发酵”。另外,要小心完成底涂的工件不要被再玷污。
面漆涂漆,应在底漆完全干燥后进行,完全封闭的焊接内腔可不涂漆。面漆涂漆应均匀、致密、光亮,并完全覆盖前一道漆层,一般为2~3层。户外产品,底、面漆的总厚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