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诗歌三
诗三首
1.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体会五言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情感的写作手法。
2.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3.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4.在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下,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1.《涉江采芙蓉》
选自梁代萧统《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自南朝梁、陈以后,“古诗”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它和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大多以一首诗的第一句为题,意思也自然与整个写作内容相关。
2.《短歌行》
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古辞已经亡佚。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认为是就歌声长短而言。清人朱嘉徵在《乐府广序》中说:“《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指出这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而曹操的这首《短歌行》是抒情性很强的言志诗。
3.《归园田居(其一)》
所谓“归园田居”,就是回归田园生活。“归”字是本诗的诗眼,明确揭示了诗歌的内容以及诗人的行动。《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里选的是第一首。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诗人。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是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曹操又是继《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文章写得更是简约严明,不拘旧格。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2.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东晋大诗人。他幼年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此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语言清新,风格平淡自然,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1.《涉江采芙蓉》
清代沈德潜对《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有过很好
的分析:“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
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僻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连群。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思乡愁绪。《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侧面真实地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黑暗的时代面貌。
2.《短歌行》
关于《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及创作背景,历来有不同的说法。通常认为这首诗歌作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曹操在军事上的失利,统一事业面临严重的危机。当时曹操53岁,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难免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招贤纳士,建功立业。
3.《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29岁(公元393年)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担任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后,辞官归田。这年他41岁,直到63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
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对此你怎样理解?
[自我核对]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我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