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篇-曹刿论战课件.pptVIP

河南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篇-曹刿论战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篇-曹刿论战课件

9.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官员只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最后中国才会梦想成真。(意思相近即可) 10.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 11. 你对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 答:①“公将战,曹刿请见”表现了曹刿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曹刿有正确的战略思想,明确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取信于民。 ③“齐人三鼓”之后才下令攻击,说明曹刿有聪明的军事头脑,认为战胜齐师的方法是后发制人。 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后才下令追击,说明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懂得取得胜利的途径是适时追击。 12.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答: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谏如流。 (2015河南15~18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金题演练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目录 尾页 首页 知识盘点 金题演练 版本导航及考情搜索 * 目录 尾页 首页 知识盘点 金题演练 版本导航及考情搜索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2篇 曹刿论战 一、重点字词 通假字 小惠未徧 “____” 通 “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 徧 遍 遍及,普遍 知识盘点 2. 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隔开,不连接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YW课后习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参与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衣食所安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安稳 (4)牺牲玉帛(SJ课后习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有“养”的意思 指猪、牛、羊等(SJ:指祭祀用 的猪、牛、羊等) (5)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增加 (6)小大之狱(SJ课后习题)2015河南15题C项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监狱 虚报(SJ: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案件 (7)虽不能察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虽然 (8)必以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感情 即使 (以)实情判断(SJ:实情) (9)可以一战(SJ课后习题)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能,行 (10)再而衰(SJ课后习题)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可以凭借 第二次 公问其故 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