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详细答案版}
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D.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开发自然、利用资源时,不应随意破坏、浪费资源,而应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B.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C.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B.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C.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D.以人类为中心、人与白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白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答案】1.B2.C3.B【解析】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文章主旨;A项和C项各从一个方面分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不全面;D项没有提及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均不是文章主旨。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成为……的准则”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 空间向量概念及运算 课件.ppt
- 2017届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ppt
- 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20章(电与磁)ppt课件{86页}.ppt
- 2017届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课件.ppt
- 2017届二轮复习 晚清时期中国 课件(117张).ppt
- 2017届二轮复习 基因位置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课件.ppt
- 2017届二轮复习 生命活动调节 第2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 课件.ppt
- 2017届二轮复习 胚胎工建和生态工建 课件.ppt
- 2017届二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课件.pptx
- 2017届二轮复习 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课件.ppt
- 2017届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版}.doc
- 2017届浙江省高考周考模拟卷二{物理}.doc
- 2017届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密卷{一}文综.doc.docx
- 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三{上}起点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 2017届湖南省衡阳县一中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7届甘肃省武威市二中高三上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医学.doc
- 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卷.doc
- 2017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第四次}政治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