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疮疡及乳房疾病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 疮疡及乳房疾病 教案

教案首页 第1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程名称 中医外科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任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方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六章 疮疡   疮疡概述、第一节 疖、第二节 疔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中医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范教材,陆德铭主编)2003:10  2、中医外科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金之刚 周异群主编)1994:1 3、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疮疡疾病的基本概念及临床表现、转化过程及治疗。 了解疖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掌握颜面疔疮、手足疔疮及红丝疔辨证施治及外治;了解疫疔及烂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疮疡概述:0.5学时 疖:0.5学时 疔:颜面疔疮 0.5学时、手足疔疮 0.5学时、红丝疔及疫疔 0.5学时、烂疔 0.5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疮疡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上的规律;2、疖病的分类及不同的辩证治疗方法;3、疔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上的规律;4、疔病的分类及不同的辩证治疗方法。 难点: 疮疡的基本概念:疮疡与痈疽的关系,病因以热毒、火毒为主。疔病的辩证施治 注:1、“教案首页”二号宋体,居中。 2、其余各项标题栏五号宋体。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 配 第一节 概论 疮疡的概念   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急性   慢性   阴证   阳证   广义   狭义   痈疽 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邪毒、特殊之毒、外来伤害  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 (一)外邪引发,病因多为火毒、热毒 (二)内伤引起,大多因虚致病 (三)为什么说“痈疽皆为火毒生”?   1、大多数疮疡都具有红肿热痛的炎热毒为患的临床症状。    2、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蘊久化热,中期也会出现红热现象。    3、内伤情志,气郁化火也可产生热毒,外发而生疮疡。    4、饮食肥甘厚腻,湿热火毒内生,常可发生疮疡。    5、肝肾亏损、阴血不足,若感染外邪化成热毒时,因阴虚不能制阳,则火毒更炽。    6、腐溃流脓,必由火热熬炼血肉,才能肉腐成脓。 发病机理 经络阻隔,营卫不和,气血凝滞 热胜肉腐成脓 脏腑功能失调 辨证 1、辨局部症状 2、辨全身症状 3、辨疮疡的转化过程 4、辨特殊体征 5、辨损骨透膜 治疗   (一)内治法:消、托、补 消法:应用于疮疡初起尚未成脓时,目的是使蕴结的邪毒消散。 托法:用于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阶段,使之托毒外出,毒随脓泄。 补法:用于疮疡后期,恢复正气,促其新生。 支持疗法 (二)外治法 1、初期--箍毒消肿  草药: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野菊花等  箍围药:阳证:金黄散、玉露散      阴证:回阳玉龙散      半阴半阳:冲和散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     阴证:回阳玉龙膏  膏药:阳证:太乙膏、千捶膏     阴证:阳和解凝膏  掺药:阳证:阳毒内消散、红灵丹     阴证: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 2、中期--透脓祛腐法 3、后期--提脓祛腐与生肌收口  洗涤、提脓祛腐、腐蚀、生肌收口、垫棉法 4、固定与局部休息 第二节 疖 概述 疖是疡科的小恙。  火疖  暑疖 疖从形态上分为两种:  有头疖:多发生在皮肤毛囊部位,开始即见脓头。  无头疖:发生在皮肤较厚或汗毛阻塞部位,开始无头。   相当于西医所称的毛囊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1、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肌肤 2、暑湿热邪蕴于肌肤,搔抓染毒 3、体质虚弱或阴虚内热,复染毒邪 临床表现 有头疖:红色结节,高突焮热,中央有一黄白色脓头,根浅局限,范围在3cm左右,脓出即愈。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全身各处均可发生,而以头面、四肢多患。一般为单发,也有同时起数个乃至几十个者。初起皮肤上起一粟粒大白色疱疹,绕以红晕,微痒微痛。二日后逐渐红肿焮热疼痛。小者寸余,大者二三寸,一般顶高根束,肿如品字形。三五天后顶端自行溃破,出黄白脓栓和黄白脓血,脓净口敛即愈。一般无全身症状。 2、无头疖  皮肤上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大小,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形成一软的表浅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暑疖 多发于小儿或未满月之产妇,好发于头面部。常多个散在发生。此病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可伴有全身症状。治疗不当,面部的易转变成疔疮,头部的易转变成蝼蛄疖。 有头疖开始局部皮肤微红,继之起多个白色脓疱,小如粟粒,大如黄豆、珍珠,内为混浊稀白脓水,逐渐旁串深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