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
1.蛇绿混杂岩相 2.陆壳残片相 3.俯冲增生杂岩相 (7)无蛇绿岩碎片浊积岩亚相 5.高压-超高压变质相 6.弧前盆地相 7.岩浆弧相 (三).陆块大相 1)、造山系构造单元划分 2)、陆块区构造单元的划分 结 语 是指在岛弧碰撞造山作用过程,在火山弧及其边缘带中重新拉张、裂陷形成的裂谷盆地。其力学性质可能为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陆壳减薄发生伸展垮塌。其时间上形成于洋盆俯冲消减、弧-陆碰撞作用之后,磨拉石建造大规模、大面积堆积之前,以发育次深海相的火山浊积岩、凝灰质浊积岩、凝灰质硅质岩及砂泥质复理石,以及玄武岩-流纹岩组合构成“双峰式”火山岩和辉长辉绿岩墙、岩脉群为特征。 裂谷初期为滨海相-陆棚相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沉积物构成由粗到细,水体由浅变深的组合序列;裂谷盆地的早期为浅海相-次深海相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砂质泥岩、凝灰质硅质岩、泥灰岩组合,发育大量的辉长辉绿岩墙、岩脉群;中期为次深海相-深海相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硅质岩、泥灰岩组合;晚期为次深海相浅海相流纹岩、砂泥岩、泥灰岩组合;末期由拉张、裂陷转化为挤压,形成滨-浅海相具磨拉石性质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建造、石膏层沉积和紫红色的碎屑岩。此类裂谷相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12、碰撞后裂谷相 28)走滑盆地相 27)坳陷(凹陷)盆地相 26)断陷盆地相 25)压陷盆地相 亚相划分参照23)划分 24)夭折裂谷(拗拉谷)相 亚相划分参照22)划分 23)陆缘裂谷相 (45)裂谷边缘亚相 (46)裂谷中心亚相( 22)陆内裂谷(初始裂谷)相 亚相划分参照10) 21)A型前陆盆地相 亚相划分参照10) 20)周缘(B型)前陆盆地相 (43)台地亚相 (44)台地斜坡亚相 19)碳酸盐岩台地相 (41)碳酸盐岩陆表海亚相 (42)碎屑岩陆表海亚相 18)陆表海盆地相 (38)陆棚碎屑岩亚相 (39)外陆棚亚相 (40)陆缘斜坡亚相 17)被动陆缘相 (36)古裂谷边缘亚相 (37)古裂谷中心亚相 16)古裂谷相 (32)岩浆弧亚相 (33)岛弧亚相 (34)弧后盆地亚相 (35)弧间盆地亚相 15)古弧盆相 (30)岩浆内弧亚相 (31)岩浆外弧亚相 14)古岩浆弧相 (28)陆核亚相 (29)基底杂岩残块亚相 13)基底杂岩相 陆 块 大 相 陆块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结构完整的陆块具有双层结构,即上部为未经变形的海相或陆相的沉积盖层,下部为强烈变形和变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为了区别起见,双层结构不完整或规模较小的的陆块则称之为地块。 13.基底杂岩相 基底杂岩是指组成陆块的相对古老的岩石组合,记录了地壳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地质作用特征、时代和地质背景。它们常被晚期基本没有变质的陆缘或陆表海沉积岩呈高角度不整合覆盖。一般说来,不整合界面上下的岩石是陆块形成演化过程中两个洋陆演化旋回的产物。组成陆块基底的岩石不同程度的变质,其形成环境和方式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条带状磁铁矿、铜矿、金矿 (28)陆核亚相 (29)基底杂岩残块亚相 13)基底杂岩相 松多群(AnO) 聂拉木群 中尼边境友谊桥 17.被动陆缘相 (38)陆棚碎屑岩亚相 (39)外陆棚亚相 (40)陆缘斜坡亚相 17)被动陆缘相 系指显生宙期间洋陆演化阶段沉积在陆块边缘和陆块内部的海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岩石类型主要为陆源碎屑和/或碳酸盐岩,一般不含有火山物质。根据沉积环境和岩石组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陆棚亚相、外陆棚亚相、陆缘斜坡亚相。 (38)陆棚碎屑岩亚相 陆棚碎屑岩亚相系指在陆棚浅海环境下沉积的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岩岩石组合。发育浅水标志的层理和层面沉积构造,产各类滨浅海相生物化石。其厚度在不同地区变化比较大。在我国,其时代主要为古生代的,局部地区存在中生代的。 318线5308km处:二叠-石炭-泥盆系地层。 泥盆系 石炭系 二叠系 (40)陆缘斜坡亚相 陆源斜坡的充填物来源,主要为陆源和少量海源,其几何形状和盆地边缘坡折带范围相当。充填堆集体的形态通常以稳定楔形体为特征。大量的陆源浊流沉积和少量海源碳酸盐砂体堆积或碳酸盐重力流堆积体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组构成有规律的相组合配置和进积至退积的叠置关系。岩石中多具滑塌构造、滑塌角砾构造,局部具浊积扇楔形体沉积。 江孜县日落村:K1复理石砂板岩中的灰岩块体(宗卓组),为冈瓦纳被动边缘斜坡滑塌体。 江孜县龙马乡萨拉岗(212km处):K1复理石砂板岩。 陆源斜坡的陆破和陆隆的沉积建造特征有所不同。 陆坡的沉积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建造、滑混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 陆隆的沉积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建造、等深积岩建造、放射虫-硅质骨针岩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