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月月考试题
邹城一中月考试题(语 文)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B.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C.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D.昏官庸吏不知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以草芥视民/以鹿豕视民/故民离叛/国家倾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提出观点“民者,国之根本也”,论述了民心之离否与天下治乱的关系,分析了
“天下国家”的本质,认为有民众才能有天下。
B.作者在第二段针对民众与天下存亡、国家盛衰的关系展开了阐述。他列举历史上“得
民心”与“失民心”的诸多事例进行对比论证。
C.作者希望太祖、太宗、真宗洞察历史,深晓“民乃根本”之理,永存“养民”之“爱
心”,采取措施来巩固民心,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全文观点鲜明,作者在结尾点明了写作意图。作者运用引用、对比等手法论证,排比
句、感叹句的使用增添了文本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3分)
(2)民之叛也,虽匹夫犹能亡国,况四夷乎?(3分)
(3)伊尹、吕望不忍桀纣之民涂炭,愤于耕钓,佐汤武,放桀伐纣,义勇矣。(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②婉娩:天气温和。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4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
(2)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五、(12分)
16.从下面各句中选出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一句 ( )王平对邻居张大爷说:“张大爷我们班同学明天B.李长根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勤劳致富后仍然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西山脚下的小村里。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