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煤化作用及煤变质作用类型1
一、煤化作用特点 随深度增加煤化作用程度加深,并由此带来的镜质组反射率的变化。 图3-5原联帮德国北部闵斯特兰1号钻孔中的镜质组反射率(Rmax,Rmin和Rm)随深度而增加 * * * * 第二节 煤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和时间是促使煤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是煤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 * 一 、温度 1930年Gropp和Bode曾将泥炭或低煤化褐煤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在10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逐渐加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试样并无变化;但当温度高过200℃时,试祥开始变化,最终转变为煤化较深的褐煤。两年后再度进行试验,在1800个大气压,温度低于320℃的条件下,虽然时间持续很久也不能使褐煤进一步变化,但当温度升到320℃时,褐煤就转变为具有长焰煤的特点,当温度升高到346℃时,所得的产物就具有典型烟煤的性质。温度再进一步增高到500℃时,产物则具有无烟煤的特性。 Gropp和Bode的试验不仅说明温度和压力是煤化的因素,而且还进一步证明了与压力相比,温度是更重要的因素。 * * 温度对于在成煤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地层加深,地温升高,煤的变质程度就逐渐加深。高温作用的时间愈长,煤的变质程度愈高,反之亦然。在温度和时间的同时作用下,煤的变质过程基本上是化学变化过程。在其变化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脱水、脱羧、脱甲烷、脱氧和缩聚等。 一 、温度 * * 但是受热持续时间和不同古地热史的影响,特定的煤化程度与精确的最大温度之间的关系较难确定。 前苏联学者提出,受热50Ma,顿巴斯煤田的受热温度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温度/℃ Rm/% 温度/℃ Rm/% 65 90 110 0.50 0.65 0.85 130 140 170 1.15 1.53 2.00 一 、温度 * * 温度的影响因素: (1)当地的大地热流及古地温梯度:盆地地温场; (2)地球深部岩浆活动,岩浆热的叠加状况; (3)构造热流场; (4)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 (5)下伏和共生岩石的导热性能等。 一 、温度 联帮德国萨尔区Tevfelspforte钻孔砂岩带影响了煤化程度的增高 一 、温度 * * * * 二、时间 温度和压力持续作用于煤的时间长短,也是影响煤化作用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受热时间越长,煤的变质程度越高;长时间的低温作用(大于60℃)也能起到短时间的高温作用的效果。 * * 二、时间 煤化程度与温度和受热时间的关系1—5×106a ;2—10×106a;3—20×106a(据Karweil,1956) * * 二、时间 据反应动力学计算的不同温度下煤化时间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1—50℃(埋深1000~1300m);2—80℃(埋深1000~1200m);3—100℃(埋深2000~3000m);4—150℃(埋深3500~4700m) (据Karweil,1956) * * 三、压力 压力的双重特点 在不同压力下的煤化实验更加确认了静压力对化学煤化作用起着抑制作用。 压力因素虽阻碍化学反应,但却引起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在煤化作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煤化作用,而不是物理煤化作用。 * * 三、压力 压力的双重特点 ①在构造压应力作用下,剪切与拉伸能使芳香族单元层沿石墨形成的方向更加排列有序,这在半石墨化、石墨化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 ②静压力使煤的孔隙率和水分降低、比重增加,还促使芳香族稠环平行于层面作有规则的排列。 ③构造应力影响到反射率值及镜质组的各向异性,其光性也发生变化。 * * 第三节 煤化程度指标 煤化程度指标简称煤化指标,又称煤级指标。由于煤化作用是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煤化阶段中各种指标变化的显著性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一定煤化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煤化程度指标。 水分、发热量、氢含量、碳含量、挥发分及镜质组反射率、壳质组的荧光性、X射线衍射曲线等。 * * 1.水分 在褐煤与尚能压固的低煤化阶段,由于上覆岩层压力,使得煤中的孔隙度很快降低,亲水官能团分解,水分迅速减少。如软褐煤阶段,埋深每增加100m,水分降低4%。因此,水分是低煤化阶段的较敏感的煤化程度指标。 煤化过程中水分与挥发分的关系 第三节 煤化程度指标 * * 2.发热量 在褐煤及低煤化烟煤阶段(Vdaf 30%),镜质组的发热量主要决定于水分的含量。随着水分的降低,发热量大致成比例地增高。因此发热量也和水分一样,是褐煤及低煤化烟煤阶段的煤化指标。 第三节 煤化程度指标 * * 3.氢含量 煤中氢含量一般小于6%。由于煤的芳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元件的基本认识及计算.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5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空间中的传播.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第五章.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五章均匀平面波在无界媒质中的传播1.ppt
- 病虫害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诊断与防治.ppt
- 知名房地产(恒大)企业内部房地产建筑基础知识培训规划设计.ppt
- 石材产业新知石材产业结构与分工石材结合流行文化之发展趋势.ppt
- 皖南稻区常见飞风识别技术(07年市植保会议交流材料).ppt
- 石材采购加工与施工知识培训讲座环球定稿2.ppt
-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英语演示文稿(资源2004.ppt
- 校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优化与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与复变函数结合的项目式学习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传统文化教育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课堂运动技能训练的创新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 年河北省邯郸冀南新区滏阳中等专业单招三模中职英语试卷.docx
- 《智能语音识别在智能车载系统中的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协同控制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东省济南市 2024 年春季高考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pdf
- 地埋电缆工程预算方案(3篇).docx
- 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 叶酸靶向纳米脂质体载紫杉醇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