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一代对疆土版图观的嬗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清一代對疆土版圖觀念的嬗變 鄒 逸 麟 一,清代大一統疆域的形成 世紀中葉,統治了中國年的明朝,為興起於遼東女真族所建立的清朝所滅,中華帝國 的疆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清代統一疆域的形成,有一個相當曲折和漫長的歷史過程。從 年明遼東建州女真努爾哈 赤發難,先統一了東北女真諸部,後又佔據了明代遼東都司故地,年進山海關推翻明朝, 年平定臺灣,據有明朝全部故土,前後整整化了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清朝對蒙古地區 推行“遠交近攻"之策,以“厚賞"、“聯姻"並雜以武力方式,完成了對漠南蒙古諸部的統一。 年漠北外喀爾喀蒙古舉旗投清,外蒙古進入版圖。中國歷史上除了蒙元朝,蒙古高原從未真 正與中原王朝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內外蒙古進入清朝版圖,確為曠古未有之盛事。其後雍正論 及國家統一時指出: “歷代以來,各蒙古自為雄長,亦互相戰爭。至元太祖之世,始成一統,歴 前明二百餘年,我太祖皇帝開基東土,遐邇率服,而各蒙古又復望風歸順,咸稟正朔,以迄於 今。是中國之一統始于秦氏,而塞外之一統始於元代,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 1) 廣,未有如我朝者也。然各蒙古之所以統一者,亦皆天時人事之自然,豈人力所能強乎?"   然康熙以來,西北尚有強大的準噶爾部未入版圖,其所控地跨蔥嶺東西、天山南北,東抵哈 密,西及中亞,疆土之廣,不下於中原;又勾結沙俄,覬覦中華。後由康、雍、乾三朝,經歷大 小多次戰役,歷時數十餘年,終於乾隆二十二年(年)、二十四年先後征服準噶爾和平定天 山南路大小和卓木,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西北疆域收入版圖。同時順、康年間先後冊 封達賴、班禪額爾德尼,賜以冊印。後又擊退準噶爾入藏軍,西藏遂入版圖。清王朝的疆域達到 了中國歷史上空前遼闊的範圍。史稱 “自茲以來,東極三姓所屬庫頁島, 西極新疆疏勒至於蔥嶺, 北極外興安嶺,南極廣東瓊州之崖山,莫不稽顙內鄉,誠系本朝。"2)   我國歷史上疆域的變遷,與地理環境有關。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北面是蒙古高原的茫茫大 漠,向東延伸為外興安嶺,西北為阿爾泰山,西面為帕米爾高原,西南為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南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教授 1) 《雍正起居注》雍正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中華書局影印,第四冊,頁。 2) 《清史稿》卷 《地理志一》。 部面臨大海。在這樣四周封閉的地理環境下,決定了我國歷史上疆域的拓展、內縮,基本上在這 個範圍之內。同時,由於地域遼闊(東西跨經度,南北跨緯度),不同的氣候和地貌條件, 在此範圍內形成了東亞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等三大自然地理區。這三大自然 區內的先民們,根據自身所處的特定地理環境,逐漸形成了從事農耕、畜牧、採集和狩獵等三大 經濟區。在大漠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東亞季風地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社 會,從商周以降,農業生產逐漸占主要地位,到了西元前年秦統一國家疆域的形成,基本上 包含了所有農耕區。換言之,我國最早統一國家疆域的形成是建立在同一農業文明基礎之上的。 所以秦漢以後,歷代漢族王朝的疆域概念,主要是指其統治下的農耕區,以後中原王朝疆域的伸 縮變化,主要是在與北部乾旱和半乾旱區遊牧民族(匃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之 間,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人口、物資而發生的。八、九世紀以後,原處於比較落後高寒區的狩 獵、採集經濟的民族,逐漸發展為以遊耕、狩獵為主,政治上也出現了部落聯盟或國家政權的形 式(渤海、女真、吐蕃),於是開始與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發生了土地、資源和人口的爭奪。概 言之,清代中葉以前我國歷史上疆域變化,實質上是由三大自然區決定的三大經濟區之間的交融 與爭鬥的表現。   清代前期統一帝國的形成,是將二三千年來,形成的農耕、畜牧、狩獵採集三大經濟區融合 在一個政權之內,是三大經濟區的民族在長期相互交流、融合的自然結果。此後對三大經濟區的 協調,完全可以通過政治手段,而不是軍事手段,從而大大減少了對社會經濟的破壞性,為各經 濟區的發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創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