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山东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docVIP

2014-2015学年度山东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笑。”这段材料反映出 A.各诸侯皆与周王同姓,血缘相联 B.分封制下,诸侯有拱卫王室的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周王朝时中央已高度集权 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鼎是王权的象征 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 C.西周诸侯国强盛 D.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5.“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6.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7.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D.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 9.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10.“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1.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12.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 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13.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D. 14.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