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的构建及-中国大学生在线.PDF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
框架的构建及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本研究基于研究组的多年研究成果,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多次实
地调查后,选取指示性生物,评价生物多样性;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影
响因素分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模型,结合生物快速
评估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影响,
并对近几年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估,设计保护区未来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案,
为未来红树林的监测方案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科学指导和决策参考,及时
解决影响其健康的迫切问题。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通过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法,将红树林生态系统内水鸟、底栖动
物和浮游动物等物种作为指示型生物,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H 值模型。该模型旨在建立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根据环境
监测数据,模拟获得指示型生物数量或物种多样性的多年或年内变化趋势。
2 、基于灰色关联法对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获得影
响生态因子的关键环境因子。进一步在MATLAB 中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环境
因子与指示型生态因子的映射关系,并利用单一变量的方法对生态因子随某一关
键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究,从而指导做出相应的决策。
3、通过改进传统的生物快速评估法对往年数据分析,得出红树林生态系统
的健康评价值即水鸟、底栖动物等指示型生物单一指标的I 值和多指标的偏离度
b 值。通过I 与阈值1 的比较图或b 值的趋势图,我们能够判断出各指标在生态
系统中的健康情况,而且能够分析和预测出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某种特定环境条件
下的健康程度:分析出2005 年至2014 年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情况呈现周期性变
化,即先变好再变差、再变好又变差的趋势;预测出2015 年至2017 年红树林健
康情况为先变好然后变差的趋势。
4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将红树林
监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实现可视化显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使用 Python 语
言开发了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健康评估系统,基于栅格数据、矢量数据以及实
际采样数据,系统分析了福田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健康状况,为红树林主管部
1 / 77
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该系统基于 GIS 和遥感的技术手段从空间上研究了红
树林生态保护区中各种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状态和因子之间、因子与红树林动植
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实现包括最佳采样点选择、多样性指标分析、潜在风险
评价等等在内的多种分析功能,为红树林动态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基于现有模型框架和系统软件平台,针对红树林保护区面临的生物多样
性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获得了可信的结果。基于模型分析结果以及文献资料
和研究小组多年的研究数据,认为红树林当前面临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纳
为“红树林12 问”,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管理意见。
【关键词】福田红树林,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神经网络,灰色关联法,
生物快速评估法,地统计分析,GIS
1. 绪论
1.1. 问题重述
与国内外其他大规模湿地生态系统相比,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因其面积小,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健康更加脆弱,迫切需要构建湿地动态监测、生态健康评估
及预警系统来支撑其保护、管理工作。但目前的生态健康评价主要采用基于抽样
监测数据和专家经验的静态方法,仅仅围绕主要生物因子开展调查而没有覆盖到
噪声、大气等环境因子,而且监测点信息的时间、空间离散度较大(时间间隔较
长、测点密度过于稀疏),致使难以完全满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的
实际需要。因此,保护区准备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完成保护管理数字化支撑平台建
设,其中构建新型的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估及预警科学管理支撑体系是重
要工作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请你们查询相关资料,为福田红树林湿地构建一体化生态系
统模型框架,为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提供大数据管理支撑平台,为生态系统健康评
估及预警提供动态模拟分析支撑平台。
例如,模型框架可由若干生态场景模型组成,生态场景模型以量化方式描述
红树林湿地中各种生物、生境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模型框架应能通过刻画生
2 / 77
态场景模型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物种依存竞争
关系的动态描述;依托具体的生态场景模型可建设具体的保护、管理业务场景信
息系统;全体保护、管理业务场景信息系统基于一体化生态系统模型框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doc VIP
- 山桐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和代谢组分析.pptx VIP
- 自动化机械臂教学课件.ppt VIP
- SH∕T 1827-2019 塑料结晶度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可复制版).pdf
- 中考英语语法综合专项训练400题及答案.docx
- TDE MACNO变频器DFNT变频器说明书使用手册英文版.pdf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智能宠物喂食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50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10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