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ppt

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 一、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GP=NP+R 式中:GP-总初级生产量,J/(m2?a) NP-净初级生产量,J/(m2?a) R -呼吸消耗的能量,J/(m2?a) 对于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来说,总生物量不仅因生物的呼吸而消耗,也由于受到更高营养级动物的取食和生物的死亡而减少,所以 dB/dt=NP-R-H-D 式中:dB/dt-某一时间内生物量变化 H-被取食的生物量 D-因死亡而损失的生物量 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量是全球陆地净初级生产量的1/3 海洋中的珊瑚礁和海藻床是高生产量地区,此外河口地区生产量也很大,大洋区生产力最低 在陆地上热带雨林产量最高,沼泽和某些作物也属于高产量 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都有垂直变化 二、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效率很难超过3%,全球平均水平为0.2%~0.5% 三、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一)陆地生态系统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通常情况下,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干旱地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几乎与降水量有线形关系 蒸发量与净初级生产量的关系 温度与净初级生产量的关系 营养物质与净初级生产量的关系 在森林生态系统由于砍伐导致整个系统营养元素的流失,因此需要进行施肥,N可以增加叶量,但是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率不会相应增加 (二)水域生态系统 P=R×C×3.7/k 式中:P-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 R-相对光合率 k-光强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C-水中叶绿素含量 光线太强会抑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P往往是关键的限制元素,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是由硅藻、绿藻占优势的群落演化成蓝绿藻占优势 海洋生态系统 N、P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海水表面N、P含量没有深水区高 铁元素也会成为限制性因子(大西洋亚热带地区马尾藻海域) 四、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一)收获量测定法 (二)氧气测定法 (三)CO2测定法 (四)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五)叶绿素测定法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一、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净生产量是生产者以上各营养级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 C=A+FU 式中: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J A-被同化的能量,J FU-粪尿能量,J A=P+R 式中:P-净次级生产量,J R-呼吸能量,J P=C-FU-R 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一)按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 P=A-R (二)测定次级生产量的另一途径 P=Pg+Pr 式中:Pr-生殖后代的生长量,g Pg-个体增重,g 三、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植物物种增长率高、世代短、更新快,其被利用的百分比就较高 草本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相对于木本植物更多的被动物利用 浮游动物的密度大,利用净初级生产量比例高 海洋动物比陆地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高5倍 食物链越短利用的效率越高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一、分解过程的性质 分解过程(decomposition)是死有机物逐步降解的过程 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破碎、异化、淋溶3个过程的综合 分解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开始分解时速率较高,参与分解生物种类较多,随分解过程的进展,分解速率逐渐降低,直到最后只剩下矿物元素 二、分解者 (一)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依赖于生长型和营养方式成为有效的分解者 1. 生长型 微生物有群体生长和丝状生长2类生长类型,丝状生长能穿透和入侵有机质内部,同时菌丝可以很好地传递营养物质 2.营养方式 微生物通过分泌细胞外酶,把底物分解为简单的分子状态,然后再吸收(节省能量) (二)动物 陆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按身体大小分为:小型土壤动物(线虫、轮虫)、中型土壤动物(线蚓、螨)、大型土壤动物(较大的蚯蚓) 水生生态系统可分为:破碎者(石蝇幼虫)、颗粒物搜集者、刮食者、食草动物、捕食动物 三、资源质量与分解作用的关系 待分解物质由于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了分解速度,分解相对速率为单糖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酚 C:N对生物降解速度有很大影响 四、理化环境对分解作用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