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4.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4

更多试卷请登陆九州考苑(9exam.cn) 2012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 《秋夜》的体裁是() A. 散文 B. 自由体诗 C. 散文诗 D. 杂文 答案:C 解析:《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中间的一个文体 ,选C。 2. 《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的比喻义是() A. 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 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答案:B 解析:此处“井蛙”因居住地“井”的狭小而致使眼界受局限,因此,该句的比喻义是人的认识 受到空间的限制。答案为B。 3. 《咬文嚼字》中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为例,是为了说明() 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D.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答案:D 解析:该例是为了说明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 的,明月照泉与清茶泡在泉中都让人感到清沁肺腑。答案为D。 4.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 A. 张籍、张巡、许远 B. 雷万春、张巡、许远 C. 张巡、许远、南霁云 D. 于嵩、张巡、许远 答案:C 解析:《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记叙的主要人物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而张籍、雷万春、于 嵩不是主要人物。答案为C。 更多试卷请登陆九州考苑(9exam.cn) 5. 《秋夜》中,具有作者自喻意味的意象是() A. 圆满的月亮 B. 铁似的枣树 C. 瑟缩的小花 D. 扑火的青虫 答案:B 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 ,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答案为A。 6. 《纪念傅雷》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D. 平叙 答案:A 解析:纪念傅雷》的开头先提到傅雷夫妇的忌日再到今天写文纪念他们夫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因此采用的叙述方式是顺序。答案为A。 7. 《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C 解析:《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C项,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A项是运用比兴喻仕 途艰难;B、D项用典表明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答案为C。 8. 《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 悠然见南山 B. 飞鸟相与还 C. 采菊东篱下 D. 欲辩已忘言 答案:D 9.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A. 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 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D.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答案:C 解析:《秋水》以对话方式展开,说明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少仲尼之闻而 轻伯夷之义”正是基于这一道理。答案为C。 更多试卷请登陆九州考苑(9exam.cn) 10. 《蒹葭》的中心意象是() A. 蒹葭苍苍 B. 在水一方 C. 道阻且长 D. 宛在水中央 答案:B 解析:《蒹葭》一诗以“在水一方”为中心意象,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答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