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川县amp;quot;5.12amp;quot;地震灾害区划研究.pdf
2010年11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Nov.2010
筮至2鲞筮!!塑 』2坚婴堂垡丛i磐z塑g盟竺婴堂型翌i翌翌i!z 121:垫盟2:!!
北川县“5·12地震灾害区划研究
董廷旭,陈朝镇,张新舍,刘 昊,文星跃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北川县造成重大灾害损失,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
承灾体和灾情等四个方面分别选取相关评价指标.通过GIS空间分析得到了北川县“5.12”地震灾害敏感度、风险
度、脆弱度和灾度分布图,采用1.6km·1.8KM网格为灾害区划基本单元,在MAP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根据
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区域合并方法对北川县地震次生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灾害程
度区划,得到四个类型灾害区。为北川县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加快北川县灾后重建和县域经济可持
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GIS;北川县;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区划
中国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10)11旬102437
损,同时全省以及全国的其他省市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其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是遭受地震灾害损失特别严重
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528处,极大地破坏了县域山地生态环境。为此,在进行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与实
施规划的同时,必须开展北川县极重灾区震后灾害区划研究。为震后次生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
学依据。
1“5。12地震北川灾害概况
北川县属四川省绵阳市所辖,地处绵阳市西北部,是四川盆地西北部向JIf西高原过渡的山区大县,是
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王的降生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03044’一104044’,北纬3l04l’一32014’,东西92km,南
北为59km。幅员面积2865
人口约14。2万人。该县为羌、藏、回、汉等多民族聚居地,羌、藏、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
33%、2%、0.4%。区内全境皆山,山高谷深,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采矿、筑路等人类
工程活动频繁。在上述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本区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活
动频繁。
2地震灾害区划原则与方法
2.1 区划原则
地震灾害区划是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的的一部分,是通过研究地震灾害损失程度的时空规律并对
其进行区域划分,以便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区划原则是进行灾害区划的基础,它为选取区划
指标、区划方法、区划等级等提供基本依据,因此,本项目在进行北川县地震灾害区划方案设计时,主要遵
循以下原则:
(1)区域地震灾害孕灾环境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区域地震灾害致灾因子组合类型、时空聚散、强度和频度分布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3)区域地震灾害承灾体类型、承灾能力和抗灾能力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收稿日期:2010-.08.15
项目基金:省科技厅抗震救灾综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萤廷旭(1965一).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3S技术应用与景观规划设计。
第11期 jg;ll县“5.12”地震灾害区划研究 ·103·
(4)区域地震灾害损失类型、损失程度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5)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2.2 区划方法
目前,在国内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和地震灾害区划研究工作心_1川,主要
方法有:地震带区划法、最大致灾距和最小致灾距区划法、系统聚类区划法、主成分聚类区划法、基于GIS灾
害区划法等。本文采用了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区域合并方法(基于GIS灾害区划方法),既考虑空间单元
属性信息的同时,又考虑空间单元相互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运
用于地震灾害区划评价。
基于GIS灾害区划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灾害系统理论,区域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
体和灾害损失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灾害损失)区划是自然灾害系统综合区划的一种基本
类型,因此,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害损失等4个方面选取地震灾害区划所需基础图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