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国水产科学.PDF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国水产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中国水产科学.PDF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年 1 月, 24(1): 136145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研究论文 DOI: 10.3724/SP.J.1118.2017.16116 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1 2 2 1 3 3 3 1 张书环, 聂品, 舒少武 , 杜浩 , Foo Khong Lee , 杨月梅 , 邵纯 , 邸军, 黄君1 1 1 , 曾令兵, 危起伟 1.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 湖北 武汉430223; 2.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 3.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 999077 摘要: 鱼类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的非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本研究发现, 养殖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子二代可感染该病, 典型病理特征是腹水、腹膜肉芽肿、肾脏水肿、肝脏呈灰白色等。采集腹 水,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缓慢生长型的抗酸杆菌, 进一步通过 16S rDNA 和IS2404 重复序列进行分子生物 学鉴定, 发现该菌与Mycobacterium liflandii 相似性最高。将 10 尾健康子二代中华鲟3 次体检的血液参数与4 尾分 枝杆菌感染子二代中华鲟 12 次检查的血液参数进行比较, 发现在 26 项生理生化指标中, 有 9 项指标差异显著(P < 0.05), 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钠、氯、钙、总蛋白、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TWBC)和谷丙转氨酶(ALT), 其中TWBC 、中性粒细胞和ALT 这 3 项指标显著升高, 其他指标显著下降, 说明分枝杆菌感染对鱼体肝脏和肾脏 的损伤较大。采用盐酸卡纳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三种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给药时间75 d, 治疗后腹水明显 减少, RBC、血红蛋白、PCV 、MCV 和球蛋白这5 项血液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 说明药物治疗初期具 有一定的效果, 但随着病程的加剧, 该尾鱼最终未能治愈。以上结果表明, 分枝杆菌在中华鲟广泛流行, 对中华鲟 的危害较大, 目前尚未见有效的疫苗和药物, 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 关键词: 中华鲟; 人工养殖; 分枝杆菌;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S9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7)01013610 分枝杆菌病是鱼类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现有 对观赏鱼病原菌调查时发现, 小体鲟(Acipenser 研究表明已有 160 多种鱼类感染过该病[1−2] 。鱼类 ruthenus)可以感染偶发分枝杆菌。Stragier 等[7]在 的分枝杆菌病是由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的 比利时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 ×A. guldenstaed-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tii) 中分离到海分枝杆菌。从法国出口到意大利的 NTM) 造成的长期性感染疾病, 同时也是人的一 西伯利亚鲟内脏的肉芽肿中, 以及伊朗用于做鱼 [8−9] 种机会致病菌, 对人类尤其是渔民的健康构成威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