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潮灾害与范公堤的修筑——兼论范仲淹amp;quot;先天下之忧而忧amp;quot;思想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pdf
第3期 阅江 学 刊 No.3
2010年6月 YuejiangAcademicJournal Jun.2010
·气象与人类社会·
海潮灾害与范公堤的修筑
———兼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
李忠明,史华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210044)
摘要:范仲淹入仕之初,曾监泰州西溪盐仓。他“虽乘田委吏之卑”,仍心忧社稷民生,屡次
上书言政。特别是目睹潮水泛滥,殃及百姓,范仲淹建议并参与重修捍海堰。后人为纪念他的
首倡之功而称此堰为“范公堤”。这一事件,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重要基
础。后世范公堤得到多次增修,范仲淹忧国忧民精神的感召应是其中重要原因。
关键词:范仲淹;范公堤;“先天下之忧而忧”;海潮灾害
中图分类号:P429;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0)03010106
北宋名臣范仲淹(989—1052)无论生前身后 天禧元年(1017)擢文林郎、权集庆军(今安徽亳
都得到了一致的推崇,司马光称其“前不愧于古 州)节度推官。天禧五年(1021)时年三十三岁的
①
人,后可师于来哲” ,元好问亦云:“范文正公,在 范仲淹调任监泰州西溪(今属江苏省东台市)盐
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 仓。天圣三年(1025)除泰州兴化(今江苏省兴化
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又孔子 市)县令。天圣四年(1026)调官监楚州(今江苏
② 省淮安市)粮料院,八月即丁母忧去职。范仲淹在
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泰州为官约略五年时间,捍海堰的兴筑是他此期
与道德风范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 最伟大的建树。
子。宋人汪藻曾云:“后世见古人功名之盛,以为
一
类出于偶然,不知早正素定于胸中者,未尝无所从
③ 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三 载,南唐升元元年
来,而其铭鼎彝、书竹帛者非一日之积也。”范仲 ○
淹少有大节,慨然有志于天下,“虽乘田委吏之卑, (937)置海陵县为监,于海陵县置泰州,以辖其监。
④ 宋初开宝七年(974)移监于如皋县置,同时“别置
亦必尽吾诚,充吾职” ,所到之处兴利除弊,深得
⑤
民心。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进士及第,授 西溪盐仓”。在范仲淹之前,晏殊(991—1055)、
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参军,开始了其仕宦生涯。 吕夷简(979—1044)亦曾官于西溪。《西溪镇志》
收稿日期:2010-03-22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
作者简介:李忠明,男,江苏海安人,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
学研究;史华娜,女,陕西渭南人,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
学研究。
101
阅江学刊:2010年 第 3期
有诗云:“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 (1046),范仲淹应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