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_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外贸易_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第5 卷第3 期 经 济 学 ( 季 刊) V ol. 5, No. 3 2006 年4 月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A pril, 2006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黄玖立 李坤望* 摘 要 本文研究发 , 20 世纪 0 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 地区 专业化和分布的不平衡性稍有退化; 而90 年代地区专业化则显著加深, 分布的 不平衡性和集中程度明显加速。对外贸易中的地理优势显著地影响中国的产业 布局, 但地方保护的影响在90 年代仅限于内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产业 分布中的解释力是显然的, 而新经济地理学的部分预测也在本文的实证中得到 支持。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地方保护主义, 产业布局 一、导 言 改革开放以后, 凭借国际贸易上的地理优势、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以及 配套的政策优惠, 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化程度高于内地, 并在事实上集聚着 大部分工业活动。与此同时, 沿海和内地之间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呈 上升 趋势 ( 刘夏明等, 2004) 。实证研究表明, 这种差距主要来自工业部门 ( Fuji- ta 和Hu, 2001) 。更具体地, 由于各部门的不同劳动生产率, 地区之间产业 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 Ge, 2003) 。仅就各 个部门而言, 地理集中度与生产率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Fan 和Scott ( 2003) 发 , 集 中程度高的制造业产业生产率也越高, 尤其在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 产业。从而研究产业的地区布局及其决定因素, 不但可以揭示产业发展演化 的一般规律, 也有助于我们增加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理解。 追溯历史我们就会发 , 中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产业或经济活动分布的非 对称性并不是近 代才有的 象。从唐朝末年开始, 经济重心东移, 东南沿 1 海经济活动远比内地更为兴旺发达。近代, 由于 / 洋务运动0 、外商投资和民 族工业的兴起, 东部沿海集聚了中国近 代工业中的大部分。虽然在建国后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由于行政命令取代了市场价格信号在配置资源中的作 2 用, 各个省区的产业结构趋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通讯作者及地址: 黄玖立, 天津南开大学西区公寓 栋 A 座6- 302, 300071; 电话: ( 022) E- mail: jlhuang@ mail. nankai. edu. cn。作者感谢孙希芳和黎德福的 帮助与支持。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建议。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1 黄仁宇认为, 经济活动重心从唐朝末年开始从西向东转移是由于/ 东南区域尤以土地肥沃水道交通便 利而有吸引力0 ( 黄仁宇, 1997: 第126 页) 。 2 改革开放以前, 虽然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要素和产业/ 从东向西0 的转移, 但都不是经济规律自动的 结果。一次是抗日战争, 内迁的产业在后方形成以战时陪都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工业圈; 另一次是/ 文革0 初期的/ 三线建设0 , 沿海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服从战备需要内迁。 734 经 济 学 ( 季 刊) 第5 卷 中国产业分布的不平衡性和集中趋势再次加剧。 3 相对于美国和欧盟产业分布的研究 , 对中国产业分布的研究开始得较 晚。 有文献主要关注对外贸易在产业分布中的作用。Hu ( 2002) 建立了一 个中国的产业空间集聚模型: 东部凭借对外贸易上的地理优势成为产业集聚 的初始地区, 并且这种领先地位在规模报酬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强化。Hu ( 2002) 的结论在Ge ( 2003) 的实证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