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夔-暗香 - 副本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通过“月、梅、笛、人”和谐统一的立体意境,体现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算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的次数以及词人的兴趣之高。“算”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而且带有对“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续写赏梅清兴。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但“清寒”中显得意境幽冷。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 “与”,“共”之义,清兴之外,尚有一丝韵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由回忆转入现时, “而今”照应“旧时”,物是而人非。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从对梅的感受强烈到对梅的花期淡漠,只有梅香袭来方知觉。“但怪得”是惆怅,自己老了,梅花依旧送香来,平静的心因梅花的冷香而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词人将梅与竹相连,以竹的雅洁衬托梅花。“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 “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相比,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忽然宕开,将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远,梅花变相,忽变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恋已远离的女子。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不仅强调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 虽然“翠樽、红萼”色彩明丽,但凄冷的环境中却体现了一种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回忆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压住,也暗含词人心情的沉重。红妆素裹,雪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碧水中而清影满湖,“寒碧”与上片呼应,使词始终在一种幽冷的环境之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回忆转入现实,“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词人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地叹息。 “又”与“算几番”共同体现时间过得久,以及词人思念之深。 此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融汇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今昔对比,精神骤现,“清空”中有意趣,使物性、人情与境共生,使得整篇词幽韵冷香,挹之无尽。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暗香》咏梅主要从爱梅、赏梅视角忆昔伤今,沿盛衰脉络的起伏回环叙写中,融入身世感喟、时代悲凉。 《疏影》咏梅则巧妙地运用数则掌故,刻画梅花的风姿、品格、命运、遭遇,在空灵超妙的笔墨中注入了深沉的思理与情怀。 姜夔词的艺术特点 下字清疏淡雅,精妙传神,洗去绮艳色素,附以微妙思致。“鄱pó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汪森《词综序》)如善于刻绘幽冷的意境,如“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淡黄柳》),境界间有一种清旷离索的况味。 姜夔词的风格:清空 骚雅 白石词情刚疏宕,有一种清雅疏淡、幽远超妙之致,给人以冷香逸气之无尽的美感。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念奴娇》),“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暗香》)。 陈廷焯:“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文英)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 ——张炎《词源》 姜夔的词史地位 姜夔词在南宋被奉为雅词之宗,自成一派,清代浙西词派奉姜词为圭臬,“家白石而户玉田(张炎)”,传承白石遗风而开创出词坛新景。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卒于任。早岁孤贫,姊嫁沔之山阳,往来沔鄂间几二十年。淳熙十三年(1186)以诗见赏于萧德藻,妻以侄女,携之寓湖州武康。曾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交游。依张鉴十年。宁宗庆元三年(1197)进《大乐议》,乞正雅乐,五年上《圣宋尧歌》,诏免解与礼部试,不第,以布衣终。兼精音律、诗词、书法,有《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词仅存八十多首。 姜夔长于自度曲,17首词自注有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曾向朝廷上《大乐议》、《琴瑟考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