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2010年第2期
JoURNALoFTIANJIN C0NSERVATORYOFMUSIC (SOUNDSOFNATURE)
贾 巍
JlA W e
柴可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曲》配器分析
内容提要 : 柴可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曲》(Op.45)是作曲家为数不多的描 写异国人文风光的作
品之一。本文从管弦乐配器的角度 ,对 《意大利随想曲》的乐队编制 、乐器选择与使
用、多个主题材料的配器手法、乐曲舞蹈性及功能分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 键 词 : 柴可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曲 配器 分析 场景式 舞蹈性 功能分组
俄罗斯现实主义作 曲家彼得 ·伊里奇 ·柴可夫斯基 (PeterIlitchTchaikovsky1840--1893)
作为俄罗斯 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
的影响。1880年,柴可夫斯基旅居意大利期间,意大利明媚的风光、引人人胜的历史遗迹、绚烂
多彩的民间艺术 以及意大利人民的乐观精神,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引起 了他的创作冲动,于
是这首作品便产生了。本文试从乐队编制、乐器选择与使用、多个主题材料的配器手法、乐曲舞
蹈性及功能分组手法等方面人手,对该作品进行总谱分析与配器研究。
一 、 乐队编制及乐器使用特点
作品使用了如下的编制:
f木管组 :1Picclo\3Flute\2Oboe\1C.inglese\2Clarinetti(A)\2Fagotti
I铜管组 :4Corni(F)\2Pistoni(A)\2Trombe(E)\3Tromboni\1Tuba
I打击、色彩乐组 :Timpani\Triangolo\Tamburino\Piatti\Grancassa\Campanelli\Arpa
弦【乐组 :Violini工\ⅥoliniⅡ\Viole\Violoncelli\Contrabassi
《意大利随想 曲》所用的乐队编制 以现行三管编制乐队为基础加入部分移调变形乐器得来 。
这里重点提出的是 :
1.短号的使 用
作者在铜管乐器组 中使用了两 只Pistoni(A)(A调短号)。在 以下乐器法 的论著中有相关叙
述:“在法国、比利时与意大利的乐队中……可以看出小号逐渐为短号这一更容易演奏、仅需要很
少的演奏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乐器所代替”①;“虽然这两种乐器(Pst.与 丁 .)的发音是不能相互
比较的(一个是生硬与平淡,一个是光辉与宏伟)……”②;“……把它留在狂欢节最末一天的快乐
① 【法1柏辽兹 :《现代乐器学》上册 ,人 民音乐出版社 ,第 184页。
② 【法】柏辽兹 :《现代乐器学》上册 ,人 民音乐出版社 ,第 184页。
收稿 日期:2010—04—21 中图分类号 :J6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30(2010)02—0042—09
作者简介:贾巍(1980一),男,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讲师(青岛,266003)。
42
贾 巍:柴可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 曲》配器分析
的游行时使用”③,同时,论著中还提及到柏辽兹、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等作 曲家因为弱音
器问题而使用短号 的相关原 因。可见柴可夫斯基在 《意大利随想 曲》中使用 Pst.是根据乐曲的风
格和所要描述的情境等方面做出的选择 。
2.管乐升种调变形乐器的使用
作者使用了两只Clarinetti(A)、两只 Pistoni(:A)和两只 Trombe(E)这三种升种调变形乐
器。关于单簧管、短号与小号均使用升种调变形乐器,其原因一是为适应作品的实际调性演奏方
便而来;二是作品首尾及很多部分均使用 A大调,中间部分这几样乐器很少承担主要旋律的演
奏,多承担 内声部织体和乐句的转接 ,同时,当作品进行到 D大调时,各升种调乐器可 以通过使
用 C等调的关系来实现调的转换,这也正是作者巧妙而精心安排的结果。
3.铃 鼓 的使 用
作者在打击乐与色彩乐器组中使用了 Tambur’ino(铃鼓),来描写的罗马狂欢节的舞蹈场景,
这是因为 “铃鼓是意大利、西班牙的民间乐器。早在古代就被欧洲的舞蹈家们所喜爱。”④,同时
铃鼓也是管弦乐队常用打击乐器,该作品用它来配合乐队渲染气氛再合适不过 。
4.钟琴 的使 用
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