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经济学讲义(修订版) 张国忠
政治经济学讲义
张国忠
第一章 导论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 生产就是人们 (主体)利用生产工具 (手段)改变自然物 (客体)以适合自己需要 (目的)的过程。
2.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 (衣食之源)和发展 (直接生产剩余是从事其他有益活动前提)的基础。
3. 生产的简单要素 (生产要素、资源)
⑴劳动——人的要素 (主体)
区分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者:拥有劳动能力的人
劳动:人的劳动能力的发挥。
⑵生产资料——物的因素
劳动资料 (劳动手段)——生产工具、设备 (手段)
劳动对象——原料和材料 (客体)
(3 )协调管理和资源配置——组织因素
4.生产中发生的双重关系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索取、依赖)
人与人的关系 (相互依赖,分工协作)
二、生产力
1.概念及衡量
⑴概念: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⑵衡量——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2.生产力的因素
⑴数量因素:劳动者、生产资料的数量。
⑵水平因素:技术和要素质量、组织管理水平 (广义的技术)——最终体现为品牌。
3.社会生产力发展线 H
水平因素
0 N 数量因素
⑴生产力发展线上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生产力越大。
⑵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主要靠生产规模扩大;后来,随着社会进步和资源约束的强化,越来越主要
的靠水平提高。(规模扩大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金字塔。水平
提高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增大效用的所有方法。
4.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能动因素
⑴动力: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从而产品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
⑵能动因素:劳动者
三、生产关系
1.概念: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们发生在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内的关系。(人类社会
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
2.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⑴含义
生产——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劳动力的生产
分配——生产要素的分配 (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分配——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
交换——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和产权交换 (产权流通)。例:烟厂与附近居民就污染权的交易。
消费——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⑵关系:
①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
②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决定其性质、数量和方式。
(生产的性质: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生产的方式——手工生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原始
生产、奴隶生产、农民生产、工场生产、工厂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