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破解“李约瑟难题”上课版
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下半叶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 在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农耕经济,大大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情况下,近代科技能否发展起来? 不能,近代科技是在西方由传统的农耕经济向工商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本身就是典型的农耕经济所不能包容的 西方的一些平民,甚至小修道士十几年如一日探求自然的奥秘,成为大科学家。试想,中国如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学技术会呈现出一种什么状况? 提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极大地控制了士人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如果明清时期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与毅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技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大科技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经济、民主制度、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因此仅有奖励机制而缺少相应得配套措施,中国近代的科技也不会发展太快。 你同意哪一种解释?你能简要概述各种因素是怎么发生影响的吗? 提示:我认为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明清时代,政治专制,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专制实行,使得中国缺乏发展近代科技的基本条件,而科技的落伍又使得经济的发展缺少最根本的动力。 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中国传人的三大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此时期的西方国家处于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这是问题的根本;此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起了推动作用 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提示:因为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政治思想文化专制,外交上闭关锁国,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 *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16课 李约瑟博士是西方的汉学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他提出: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所谓“李约瑟难题” 1、“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的史实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留下了最早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什么是“近代科学”? 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科学,并使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为根据的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请概括出古代科技成就与近现代科研成果的区别 内容上:传统科技注重经验性和描述性而近代科技注重理论性和规律性。 方法上: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科技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此外,传统科技相较于近代科学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应用 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实用性、经验性、保守性。 李时珍《本草纲目》,使中国药物学分类进一步科学化,开植物学科分类之先河(1578);朱载堉《律吕精义》,以精密的计算为基础构筑起科学的音律体系十二平均律(1581),被李约瑟誉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宗教改革运动 布鲁诺《论无限、宇宙和众多世界》;伽利略《星空使者》,发现摆动的等时性原理(1595)、自由落体定律(1591) 16世纪中 文艺复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起点(1543);维萨里《人体的构造》确立了近代解剖学(1543) 16世纪初 西学 东渐 李自成起义 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一部“穷究试验”著成的“中华帝国古今工艺总汇”,“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637);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引进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1639);徐宏祖《徐霞客游记》,被认为相当于“一位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李约瑟),在地质、地理考察等方面的一些成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17世纪40年代);吴又可(瘟疫论》,中国最早系统论述各种传染病医学著作(1642) 资产阶级革命 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眼镜(1609),奠定了近代试验物理学的基础;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在一定程度上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奠定基础(1619);哈维《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诞生(1628)笛卡儿和费马创立解剖几何(1637) 17世纪初 吴瑭《温病条辨》,使传染病学说更趋完整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