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竹定风波.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文竹定风波.PPT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 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初读 自由朗读全词,要求: (1)圈画出疑难处。 (2)看看怎样读能更好地体会出词作表达的情感,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带着醉意,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 艺术特点 1.以小见大 2.隐喻双关 作业 以诗或词的形式写一篇 学习《定风波》的读后感。 * 赏读(上片) 哪些词需要重读?为什么? “莫听”二字表明自己的态度:面对雨骤风狂,从容处之,悠闲自在,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徐行” “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闲适、坦然,泰然自若的心态。并没有躲避,而是吟啸徐行。体现作者敢于积极面对挫折,开朗、宽容、阔达的态度。 “谁怕”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人生旅途的风风雨雨。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非凡的气度。 此时的苏轼经历了 怎样的人生风雨?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狱中示子由》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女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知人论世 齐读上片,读出醉意与达观。 雨停了,酒醒了,天晴了,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来读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呢?请读下片。 “微冷”,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 “却”,雨后又是一个晴天。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 “向来”,“刚刚以来”。“以前” “萧洒处”既指方才遇雨之处,更指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 你怎样理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 “归去”,回去,归朝廷,归田园,归佛门,归向自己内心 。“也无……也无……”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禅宗认为由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而引发的物我、有无、是非、善恶、真妄、苦乐等一系列的差别对立,是使人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致力于在心灵上消解这种对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心中本来没有荣辱得失的计较,心灵空静,哪有晴雨的分别?(佛家的达观) 苏轼是禅宗虔诚的信仰者,与其交往的禅僧逾百。民间传说他是五戒禅师传世,禅宗与文学一样是对现实的超越,能让人的心灵摆脱世俗的羁绊与困厄,走向自由。 在学优而仕的封建社会,苏轼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传统人格理想,又保持了诗化人生、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即禅宗思想,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 “归去” 苏?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他要往哪归?苏轼一生受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陶潜“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想法一致吗?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联系背景生平,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通佛通道的大儒,一生都有济世苍生的报国之志。 他词中的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积极意义呢? 有。主要表现在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上。禅宗所开发的那可以包容一切的“清净本心”的内心世界,可以对目前的道德复苏活动有所裨益。对待万事万物都“任其自然”的思想,能够帮助心理恢复平衡,尊重自己内在理性的认识,能够帮助建立一个遵循规则的社会;否认外在教条的权威,不要偶像崇拜的信条,使得在多元化环境下的人们,可以冷静拒绝诱惑。 没有。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在心灵上寻求超脱,会让人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获得的只是一种自我麻醉。如果没有了爱恨,不计较公平与不公平,不在意是否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们这个社会还能进步吗?只沉浸在自己心灵的一方天地里,忽略外界的发展,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下片的东坡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