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成了伤兵2文中的.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在成了伤兵2文中的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找出这样的描述) * * * * 和平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 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伯尔 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 1、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 2、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作者介绍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 2、文中的“我”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文本研习: → 3、文中的“我”始终有一个弄不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究竟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主要情节。 → 4、文中对“我”的叙述始终给人造成悬疑,这些悬疑体现在文中哪些句子上。 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 → 5、主人公“我”为什么怀疑这个地方是他的母校?“我”一路上见到了哪些东西?学校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布置? 环境描写突出了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遍布整个德国。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文本研读——环境描写: 7、那么这种教育环境对曾是文科学生的“我”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再来看看“我”对战争的反应。 “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教育对”我”的毒害。 我们先看第35节:“炮声均匀而有节奏” “多出色的炮队啊”“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等等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8、我在学校里的表现怎样? (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学习并不太用功,有点玩世不恭,躲在门房喝牛奶,抽烟。) 五、思考“我“的反应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讨论: (1)看到“我的笔迹”,“我”为什么“震撼”“惊恐万状”“心剧烈跳动”? 仅仅三个月,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自己的伤势也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更可见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 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 残酷的现实 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 (2)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 (3)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 “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我”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故你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是铭文的起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