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名词解释(古希腊到德国古典).pdf

西方哲学名词解释(古希腊到德国古典).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名词解释(古希腊到德国古典)

伊奥尼亚派 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 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 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 赫拉克利特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 1、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而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火 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 裕和燃烧。 2、火的运动符合其自身的本性,受一定的原则支配。火转化为万物之后,取而代之的气、水、 土的状态,但仍然受着火的本性原则支配。故气、土、水之间的转化也是火的运动。 3、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 爱利亚派 克塞诺芬尼 理神论 1、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原则”意义上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大多是统摄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 的最高对象。 2、他批判了神人同形同性论,认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神凌驾于人种的特殊性 和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因而也是惟一的。 元素派 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可合可分,但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众多的根组合在一起产生可感事物,可感事物 分解为单独的根则是事物的消亡,因此,“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了可感事物的 朽灭和生成。 2、这种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万物的变迁是无止境的。 3、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 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原子论 原子和虚空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 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论证: 1、从可感事物中看到,存在的东西是众多的、变动的。存在的东西又是充实的,因此,充实 是可以分割的。2、分割充实必须要以虚空作为条件,充实的事物之间要有空隙。充实与虚空 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二者皆为解释世界的原则,充实是解释万物存在的原则,虚空是解释 事物众多和运动可能性的原则,二者皆为本原。 3、充实的最小单元是原子,原子是不可分的充实物体组成的,也是不生不灭的。 智者 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1、“自然说”:“自然”特指人的本性。该学说认为人应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 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 性 (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 (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 (希庇阿斯)等。自然说要摆脱的约定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 2、“约定说”:“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 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 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约定说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 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简述题 (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 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 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且感觉各 不相同,那么,他们必然对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做出共同判断。进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 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类中心主义、唯我主义等的命题。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名词解释) 这句话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 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 中寻找哲学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德性就是知识 1、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就是德性,他认为人的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