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人格的治疗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恋人格的治疗3

補充:團體心理治療 優勢 可稀釋負向移情以及反移情 必須面對與接受其他人也有需求,以及自己不可能期待永遠成為注意力焦點的事實 對他人造成的影響,成員會給予回饋,亦會幫忙指出病患貶低或理想化治療者的曲解 病患潛伏的忌妒感與貪婪感會活化其他人格疾患進而對其產生療效 缺點 中輟率很高,病患會有時間不足或是被拒絕的感受 病患會壟斷團體討論,表現得如同治療師的助理一般,評論別人的問題,卻否認自己的問題 有些學者提出合併個別與團體治療,且最好先從個別開始,建立好治療關係再進入團體治療 反移情 THE END 因為母親的矛盾,他們難以完全地辨識母親的真實自體客體或心理功能,於是很依靠他人的撫慰或維持自尊. * 合理化:例如認為自己之所以沒有晉升,是因為主管忌妒他。 否認:40歲的病人得心臟病,醫生說需要節食,但病人反駁說醫學研究總是反覆,因而不聽,最後在48歲心臟病過世。 * 1.自戀人格者因為補償的誇大自我而不會進入治療,除非被他們的配偶勉強帶來。 * 學舞的母親,當孩子出生後就漸漸強化女兒跳芭蕾舞,4歲時母親向朋友炫耀她會pirouettes(急轉,術語),也經常告訴女兒因她的天分而驕傲; 然而女兒因此而要放棄自己的在網球的喜好與能力、真我,以滿足自己的母親與得到母親的接納。 * 例:小時候必須聽母親說上好幾小時,並試圖安撫母親;或是如果不每科拿A,母親就會憂鬱與拋棄他。 * * 此時期孩子在獨立-依靠中來回,原本就難以成為good enough parent 自戀的父母會要求孩子,也無法提供需要的自體客體功能,如鏡映、讚賞、同理。反而父母會回頭來要孩子當自體客體。 * * * * 2.NPD比BPD較易覺察到自己希望被接納,因而較易在治療中修正。如:一個個案小時候總被讚美可愛與好看,可是有一天他站在鏡子前哭泣,當他母親問他時,他說:我不想要好看。 * 4.缺乏適當鏡映與理想化自體客體、有條件的接納他們順從的假我、父母未能同理孩子的誇大,以及未能內化父母的鏡映與理想化功能,於是無法發展有彈性的自尊。 * * * 1.如果沒辦法有效統整真實自體感受、彈性的自尊與發展完全的客體恆常,就難以與他人建立成熟、相互的關係。 * * * * * 但有時應等待病患對下一段的探索採取主動。 * * * 如在rapprochement階段,照顧者讓他去探險但也不會總是滿足他的全能幻想。 * * 使NPD了解在面對憤怒情緒時客體的不可毀壞indestructibility 。 * 此抗拒源於對幼年客體的矛盾情緒,轉移至治療者身上。 * * * * * 結構議題3 3.不切實際的理想化自我:其理想化自我是(1)父母投射的,以維持他和父母的關係;或(2)極端完美的(達不到的標準),用以使個體避免經驗到羞恥感,然而這樣反而會引導self-disillusionmen與羞愧。 4.不穩定的自尊:極度依賴他人來保持對自己的正向感受。但也會因覺察到對他人的依賴而感到羞恥。 人際關係的型態 ? 假裝獨立,其實極度需要他人以支撐他們的自尊。 利用他人達到鏡映與理想化的功能,卻怕別人利用他們來滿足需要。 不是理想化就是貶抑他人。 ? progressive 自戀者的人際特徵:自信的、支配的、專注於自己的、期望他人是欽羨他的觀眾,但卻不給予他人同等的對待。 ? regressive自戀者的人格特徵:較溫暖、順從、似乎自願成為客體的觀眾,但這是一個欲吸引客體的false self。 自戀人格的治療1 治療的最佳時機是四、五十歲的時候。 (kernberg, 1978)。 求助的原因與期待 1.解除症狀:前來求助只是為了減輕某些自戀所帶來的傷害與痛苦,尚無意願尋求改變。且通常此類痛苦情緒一旦減輕,他就想離開治療關係了。 2.尋求改變:覺察到自己行為的模式與結果,有了真正想改變的動機(Kernberg,1978;Sperry Carlson,1993)。 自戀人格的治療2 ? 重點在修復、重建自體(self) 結構目標早於人際目標。 Winnicott:提供個案在發展過程中未滿足的母親功能(例如,調和、合理的挫折、不打攪)。Going on being,靜靜地陪著個案。 Kernberg:強調移情關係與修通,並依賴象徵性、潛意識的材料之解釋,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誇的防衛功能,治療的目標乃在整合經由防衛的 splitting 所製造出來的分裂的自我心像,治療師應探索與解釋之。 自戀人格的治療3 Kohut:主張其因幼時缺乏扶持性、包容性的照顧,故會常有孤獨感及空虛感,在治療上應給予包容與牽引扶持。故治療師要重新協助個案經歷一個發展成熟自我所必要的發展階段,引導個案歷經一個成熟自我的建立所必要的發展情境接納、同理,並提供病人童年未獲得的selfobject經驗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