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04年七二水灾的省思和对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屆海峽兩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討會,2004年 12月 台灣 2004 年七二水災的省思及對策 黃金山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摘 要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的變遷導致異常洪澇災害的不斷發生,世界各地均時有所聞,台灣地方 雖小似乎也難以例外。自 1996 年賀伯颱風在阿里山產生二天下雨 1960 公厘開始,超乎尋常的集中 降雨不斷發生,造成洪澇災害嚴重。今(2004)年 7 月2 日,更因敏督利颱風由台灣東部旋轉北上, 雖過門不入,卻造成了台灣中南部嚴重的洪澇及土石流的慘重災害。九月廿三日,颱風艾莉由台灣 北部進入福建,更為台灣北部新竹地區二日降下超過 1,000 公厘以上之豪雨,除土石流災害造成人 命之損失以外,更使北部桃園地區民生及農工產業賴以生存的石門水庫因為庫水濁度由 10,000 激 增至超過 100,000NTU ,使得桃園地區超過半個月無水可用,災情慘重。 除了異常降雨造成的嚴重洪澇災害之外,過去三年,自 2002 至 2004 年,連續三年台灣原本 多雨的北部竟然乾旱缺水。高度工業化的北台灣遭受如此罕見的旱情;除農田灌溉幾乎全面停止灌 溉休耕之外,工業的生產或多或少也遭受到若干的損失。 由於全球暖化,氣候的變遷,異常而災害性的天氣近年來在世界各地時有所聞。更因為世界 各國為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紛紛發展工業,使得水資源的利用更為緊張。從 1990 到 1995 年, 全世界由於工業化、都市化及糧食增產的關係,水資源的取用增加了六倍,為同時期人口成長率的 二倍。不斷的工業化更加速了全球的暖化,水資源的利用激速增加更使得缺水的壓力增加。氣候變 遷,洪澇及亢旱將因降雨集中,日數減少,有效可用水資源更趨減少,惡性循環的結果,地球及人 類的前途著實令人擔憂。本文將試著探討分析今年 72 水災的原因,研議今後如何進行可能災害的 研究;包括洪澇及亢旱,提出具體的防災作業對策,盡力於水旱災害可能發生時的防患及善後,使 得損失降至最低。 222 一、緒言 近百年來,人類追求經濟成長,積極謀求生活品質的提高,確實也獲得了不錯的 成果。若干原來貧窮落後的國家及地區,人民的生活水準確實獲得了改善。不過相對 的付出了難以估計的環境及自然資源的成本。以台灣為例,自從 1960 年代開始,從 一個完全的農業社會,逐漸由輕工業開始至 1980 年代轉變為高科技工業。更由於 1980 到 1990 十餘年間的所謂經濟起飛,將台灣完全轉變為一個工商業的社會,替代了早 期的農業社會。雖然代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所謂國民所得已進入萬元美金以上的行 列,但所付出的社會、自然及環境成本的 代價卻不可謂不大。例如受到嚴重沖擊的農 村社會以及廣大的農民;例如土地的過度開發利用,例如空氣及水環境的污染等。在 在都必須在今後付出龐大的代價才能加以修補,但能否彌補完全卻尚在未定之天。 今天廣大的大陸地區也在步台灣的後塵,積極發展經濟,相信在台灣所獲得的後 遺症,不會少在大陸發生。尤其台灣為一海島,中間高山,四面環海,空氣的污染很 快會擴散。平地均位於沿海,水的污染不及於山區的水源區。但大陸可無此條件;例 如四川的水污染必會沿著長江下輸,其情況恐怕比台灣更讓人憂心,不可不及早警惕。 在全世界均積極發展經濟,超限開發使用自然資源,耗竭性的資源如石油、煤、 鐵等,必定有耗盡的一天,即使像水資源可以循環再生使用的資源,也會因為過度的 開發利用以及利用之後,帶著各種污染物污染原可使用的水資源,使得原就有限的寶 貴水資源更見稀少,不夠吾人使用。更因各種不同性質的空氣污染,造成溫室效應, 全球不斷的暖化,氣候突變異常等的不斷發生,豪雨似乎越來越集中,強度越來越大, 造成洪水及因而帶來的土沙(泥) 災害不斷。更因穩定而持續的降雨日數似乎有減少的 趨勢,有效可用的水資源似乎也日漸不足,造成洪澇及亢旱等水旱災害頻傳。台灣自 1996 年賀伯颱風之後,洪澇旱災連年不斷,是否自然已顯示警訊,深值吾人反省及深 思。 二、台灣颱洪災害的分類 自古以來台灣就是颱風必經之處,有的經過台灣侵襲大陸沿海福建、廣東或浙 江。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