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练习 岳麓版选修1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基础夯实
1.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平王东迁后都城一直在洛邑,并非迁都频繁,故②错误,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原创)春秋后期,大夫执政是一种潮流,鲁昭公被以季氏为代表的“三桓”赶出鲁国后,一直住在晋国直至死去。史墨分析的原因是:鲁君世从(纵)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夫执政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B.大夫执政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被废除
C.鲁国已经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D.大夫执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解析:由材料中“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等信息,可知大夫执政比较注重争取民心,政治较清明。故D项正确。而宗法分封制被彻底废除是在战国时期以后,故B、C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D
3.“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描述的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B.“初税亩”的实行
C.“尽地力”农业政策的推行
D.李悝变法的推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齐国的赋税改革,B项是鲁国的赋税改革,而C、D两项是魏国的改革,故选A项。
答案:A
4.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进行的改革,其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壮大了军事实力
B.增强了国力
C.社会性质逐渐得以改变
D.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变法运动
解析: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使魏国的国力增强,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同时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家。
答案:C
5.通过变法,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制,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
A.礼乐征伐自士大夫出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D.天下为郡县,四海为一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项不是变法的结果,D项是秦的统一;B、C两项相比较,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因为生产关系变革是社会性质变化的核心内容。
答案:C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李悝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使民毋伤而农益劝”?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参考答案:(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2)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3)“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
目的: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
(4)作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
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国人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土地制度方面,提倡“相地而衰(等差)征”,实行分田到农户;在手工业方面,设置“工正”“工师”等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加强对手工业管理;商业方面,设立市场,对商人“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
战国时期,李悝首先在魏国变法,其措施包括: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政治权力。推行“尽地力之教”,种田“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要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推行“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制订《法经》,加强法制。
——以上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措施的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有何本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 主政 治的确立与发展 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 命 3.2 辛亥革 命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 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阶段复习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 命 3.3 新民 主主义革 命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 命 3.3 新民 主主义革 命课后提升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 命真题备选 人民版必修1.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 主政 治的确立与发展 7.3 民 主政 治的扩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 主政 治的确立与发展 7.2 美国1787年宪法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1 美苏争锋课后提升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