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doc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8例【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012-02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随访复发情况。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4±1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8.3±9.5)毫升,平均住院时间(2.7±1.3)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门诊复查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78例,10例绝经后妇女无再出血,无患者肌瘤复发,有效率达到100%。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预后情况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疗效;安全性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而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10%~15%。黏膜下肌瘤对患者的月经及生育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是导致失血性贫血和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1]。治疗方法通常是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是对突出宫口的黏膜下肌瘤经阴道用肠线结扎或血管钳钳夹瘤蒂,等待瘤蒂坏死后摘去[2]。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7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经宫腔镜及B超检查确诊,并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所以患者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6.4±11.3)岁。临床表现有月经量过多37例,月经周期紊乱并延长31例,绝经后出血10例。其中合并贫血有22例。子宫肌瘤单发67例,多发11例。肌瘤直径1.4~5.2厘米。参照国际腔镜中心荷兰分中心SMV的分类标准,本组患者中0型51例,I型20例,Ⅱ型7例。 1.2手术方法 设备采用德国KARL-STORZ单极官腔电切镜及电切环,切割功率为80~100瓦。术前常规完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贫血的患者应给予输血。评估手术情况:术前行阴道彩超确定肌瘤的形状、大小、位置。行宫腔镜检查,观察黏膜下肌瘤的形状、色泽、血供、蒂的粗细,表面覆盖内膜情况,肌瘤突向宫腔的程度。综合判断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对于肌瘤直径大于5厘米的患者(0型除外),术前皮下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1至2个月以减少肌瘤血液供应,缩小肌瘤体积。术前晚口服米索前列醇,对于未生育的患者采用宫颈插管扩张软化宫颈。术前常规阴道灌洗及低压洗肠。手术选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5%葡萄糖(糖尿病者用5% 甘露醇)作膨宫液持续灌流,压力保持在80到100mmHg之间。充分暴露宫颈,扩张宫颈并置入电切镜。根据肌瘤不同的形状、大小、位置及与肌层的关系,采用不同的电极,用切割法、刨根法切割肿瘤,止血时采用圆形滚球电极。术毕观察宫腔确保无活动性出血,注意官腔形态是否完整,有无子宫穿孔。 1.3术后随访 详细记录手术情况,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查随访,了解月经及肌瘤有无复发等情况。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4±1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8.3±9.5)毫升,平均住院时间(2.7±1.3)天。术后常规予缩宫素促宫缩止血及抗生素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查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68例,10例绝经后妇女无再出血,无患者肌瘤复发,有效率达到100%。 3 讨论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经期的周期变短,可以导致女性不孕、流产或反复性的流产,甚至出现贫血的症状,该疾病严重的影响了女性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传统治疗方法如果黏膜下肌瘤已脱出宫颈口外,则使用长血管钳切断缝扎瘤蒂;对于未脱出子宫腔的黏膜下的肌瘤,为了达到根治月经过多和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一般均采取子宫切除手术。传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方法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创面大、出血量多、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和后遗症大[3]。 宫腔镜电切术是指采用先进的宫腔镜摄像系统,使宫腔内病变图像能够清晰的展现在监视器上。医生能准确的判断和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在宫腔镜的观察下直观准确的了解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肌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