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温州中学高三历史11月选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6年温州中学高三历史11月选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温州中学2016年高三11月选考模拟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试题 201611
命 题:张余兵 校 稿: 方军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本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等填写在答卷上。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宋、明朝仪虽渐森严,臣僚仍可立而陈奏,清则改为三跪九叩。”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 )
A.臣子地位渐低 B.君主专制强化
.朝仪体制强化 D.中央集权加强
2.“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不能提出新方案的根是( )
A.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B.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有效地约束君主专制权力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D.对君主构成一定的心理或道德压力
4.“古代的社会,女子多当作男人的物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欢的宝具,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无不可。后殉葬的风气,渐渐改了,守节便也渐渐发生……但看周末虽有殉葬,并非专用女人,嫁否也任便,并无什么裁制,便可知道脱离了这宗习俗,为日已久。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中国古代对妇女束缚的风气由宽松走向严紧的社会根是( )
A.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
.载杭州城风俗《都城纪胜#8226;瓦舍众伎》有“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地。”《都城纪胜#8226;市井》记载,“其夜市除大内前外……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无论四时皆然。”上述材料可获得的信息有( )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政府不再干预民间商业活动 城市化娱乐功能增强
“草市”已经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 B. . D.
6 有人对右图《泰刻石》邮票中的字体主要特色作一评价,最准确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 )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7.解读右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 )
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明的发展
8.苏轼在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苏轼作诗善于借鉴和吸收民歌和神话,故雄奇豪放、瑰玮绚灿
B.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社会人生
.苏轼以行书名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D.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句反映了传统人画的特点
9.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关于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0.对右图中所示事描述准确的是( )
A.土地革命战争革命根据地分布
B.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 平
D.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
11.下表是1949—19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
年份1949 190191192193
建交国家数10910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
.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 彻
12.随着国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听力材料(含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英语上期末复习卷1(译林版).doc
-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A(青岛版附答案).doc
- 2016年八年级历史上册11月月考试题(带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有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S版含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北师大版附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doc
- 2016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学生文化素质监测试题(带答案).doc
-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冀教版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