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一致原则在农村房屋初始登记中及适用.docVIP

房地一致原则在农村房屋初始登记中及适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地一致原则在农村房屋初始登记中及适用

房地一致原则在农村房屋初始登记中的适用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10-07-29 17:24:00 来源:中国房地产? 房地一致原则是我国《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等确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土地或房屋权属任其一发生变动,另一方应随之变动,确保最终的土地使用权主体与房屋所有权主体保持一致。尽管房屋与土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避免出现“空中楼阁”的尴尬局面,实行房地一致原则已经在法律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得到普遍接受,但在实务工作中,该原则仍存在例外情形,如在租赁建设用地上修建房屋、土地房屋分开抵押以及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土地房屋资产转移的不规范操作等均可能导致房地分离的情形。而随着近年来农村房屋登记工作的全面铺开,房地分离的情形有增无减,对此类情形应如何做出判断,事关权利人的切身利益。 一、我国房地一致原则的法律规定 1990年实施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3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第24条规定:“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上述两条率先明确了“房随地走”与“地随房走”的原则。1994年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2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再次确立了“地随房走”的原则。实践中,不动产物权变动究竟应遵循“房随地走”还是“地随房走”,房屋与土地两个主管部门在适用条文时存在争权或推诿现象,后经国务院出面协调,确定了城市里“地随房走”,农村“房随地走”的一般性原则。 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14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第147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上述两条实际上作为一个整体,只要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一个发生了转让,另外一个就要相应转让。从法律后果上说,不可能也不允许,把‘房”和“地”分别转让给不同的主体。不过《物权法》第142条规定也提到了房地分离的情形,主要指城市房地产建设中一部分市政公共设施通过开发商和有关部门约定,由开发商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配套建设,但是所有权归国家,而土地使用权归开发商的情形。 2008年施行的《房屋登记办法》第8条规定:“办理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该规定继承了原《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6条的规定,要求无论不动产权属如何变化,最终应保持土地房屋权属主体的一致性,但该原则未确定例外情形。若追溯到199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的规定:“城市房屋的产权与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一致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分离”。不难看出,后来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与《房屋登记办法》对房地分离持完全否定态度,忽视了现实生活中既存的房地分离现象且未留下任何法律空间。大多数地方的登记机构从谨慎的角度考虑,即使出现了因保持房地一致导致争议出现的情形,最终以牺牲权利人利益为代价,固执的坚守了房地一致的原则。 二、房地一致原则适用干农村房屋初始登记的例外 受集体土地性质制约以及农村建设规划管理滞后性的影响,仅依靠《房屋登记办法》第83、第84条的规定尚难以应付农村纷繁复杂的情形,虽然登记机构可通过村民自治、公示程序以及乡镇、村镇认可等方式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当涉及到房地一致的基本原则时,上述方法难以适用,只得严格“照章办事”。笔者依据农村工作实践,梳理了涉及房地一致原则的数个问题,以期通过探讨能够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1.农民建房后转为非农户口,能否取得房屋所有权 对于建房时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在房屋建成后登记前,因入学、参军、轮换工、购买小城镇户口等原因转为非农业户口,是否应该对这部分非农人员确认其房屋所有权,存有较大争议。若予以确权,因非农人员无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直接违背了《房屋登记办法》第8条的规定:若不予确权,势必会侵害非农人员的财产权益,毕竟房屋可能由其出资建设,建成当时因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对房屋拥有了事实上的所有权,仅是未进行登记,后来却因户籍的更改,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有违公平。从另一方面讲,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丧失,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2条的规定,只丧失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当然导致房屋所有权的丧失,若对此类房屋不予确权,群众意见很大。实践中,为化解矛盾,国土部门对这部分非农人员做“备案”处理,并注明“若将来拆迁,非农人员只享受房屋的残值赔偿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