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遴选公选面试积淀)突发政务舆情的精准回应之道
更多万千遴选公选免费真题、热点资源参见word文档资源库:。手机阅读微信公号“lxgxfdy”推送、微信私号“qq×××”朋友圈分享——
突发政务舆情的精准回应
(原文作者:杨卫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施政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突发事件多发频发,做好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迫切要求。
面对突发政务舆情,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工作理念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完善、舆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涉事单位持标准的“鸵鸟心态”,对突发事件不愿回应、不敢回应、不会回应,一厢情愿地认为舆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平息。其实,这极易引发“破窗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其结果,往往在舆情被引爆后,“千呼万唤始出来”,仓促应对,不仅错过“最佳时机”,更极大地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回应态度要真诚▲▲▲
政务舆情回应,不是政府对群众的“施舍”,也不是“纸包不住火”后的“临时抱佛脚”,而是与群众真诚交流、良性互动的平台和渠道。真诚是保障群众知情权、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及时公开。舆情发生后,群众首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关联影响有哪些。任何“怕、躲、捂”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保持沉默、回避媒体、任凭发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导致谣言满天飞。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李克强总理在事故现场强调,“要对空气、水、土壤质量等环境指标持续准确监测,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发布,不得漏报瞒报。(因为)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告之真相,就有获得理解的可能,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2016年江苏邳州“杀童案”中,邳州公安借助官方微博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对事件进展持续公告,不仅发动群众力量共同追捕犯罪嫌疑人,更最大限度放大官方声音,消弭了网上负面情绪。
以人为本。舆情发生后,要换位思考,与群众感同身受、同频共振,特别要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高度予以关注。哈尔滨“1·2”仓库火灾事故中,“平安哈尔滨”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了一则共585个字的情况通报,其中“领导高度重视”占去258个字、近一半的篇幅,交代了9位领导的姓名及其12种头衔,而对于牺牲、失联的5位战士,则一笔带过。这篇“第一时间”的情况通报不但没有起到降低舆情烈度的作用,反而引发了次生舆情。这既源于官方与民间话语体系不同,又揭示了官方在现代治理中观念更新不够、民众关切回应不准的问题。既没关注伤者救治情况,也没回应遇难者身份核查、善后工作展开情况,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领导身上,这不单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更是在掩饰权力的“过失”。
慎始慎终。一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公众高度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调查结果难觅踪影。云南镇雄“1·11”山体滑坡事件中,该县赵家沟村整体被掩埋,共造成46人死亡2人受伤。善后工作中,未经遇难者家属签字同意,遇难者遗体就被火化。事后,当地政府虽“诚恳道歉”,县民政局及殡仪馆进行“书面检查”,但责任追究并未启动。在舆情发展阶段,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动用公共资源进行应急处置;在舆情热度下降阶段,“冷处理”往往成为首选。这种“重事中处置、轻事后反思”的应对逻辑,没有彻底解决问题,造成烂尾,埋下隐患,一旦新舆情事件来临,将引发新旧舆情叠加反复,政府公信力受损,政务回应工作将陷入被动。
▲▲▲回应内容要真实▲▲▲
舆情回应是政府取信于民、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契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指出:“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政府信息公开越真实,越有利于稳定公众情绪,也越有利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终有利于事件的圆满处置。
不掩耳盗铃。有时“真话不全说”是舆情回应的策略需要,但“假话全不说”则必须成为一条底线。政府一旦发布信息,就必须确保内容的真实、准确。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才能消除人们的焦虑,防范谣言的产生,从而掌握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邢台“7·19”洪灾中,邢台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转移群众及时,洪峰未造成人员伤亡。而事实上,洪水已造成该区东汪镇大贤村部分村民遇难。王某未经核实随意发布“无人员伤亡”的信息,激怒了大贤村村民,部分村民聚集并阻碍邻近一高速公路正常通行,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2007年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与2009年杭州“七十码”事件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让政府部门公信力受到重创。由此可见,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发布内容必须经调查核实,不确定的内容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23发售稿)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招商顾问服务项目(第二次).doc
- (WORD精排版)文言文《240个常见文言实词》(.doc
- (精)万方之我所见.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Ⅰ理数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Ⅰ文数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Ⅰ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Ⅰ文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Ⅰ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Ⅲ理综高考试题文档版(无答案).doc
- (精校版)2017年新课标Ⅲ英语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