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吴冠中岁艺术真言.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冠中?90岁的艺术真言 (2010-06-26 14:08:02) 转载 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担任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新周刊》2009年曾采访过吴先生,现贴出与网友共勉。)来源:(/s/blog_490075660100jwgf.html?tj=1) - 吴冠中?90岁的艺术真言_新周刊_新“艺术工作者的生涯像一支火把,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正如Romain Rolland所说:扩大自己痛苦来制造人间安慰的,是真正的艺术家的心肠。”——摘自1984年吴冠中于巴黎写给老师吴大羽的书信文/柯勇  吴冠中就生活在北京方庄小区附近一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里。老式的四室一厅,客厅墙壁上的画是多年前挂上的,没有经过装裱的画纸歪立在镜框里,书与各种画册堆在客厅一角。   在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中国在世艺术家中,吴冠中2007年排名第一,张晓刚2008年排名第一,但张晓刚的2008年总成交额仍比吴冠中的2007年总成交额要少7000万元。?   有评论家把吴冠中的创作分为“白色时期、灰色时期、黑色时期”。刚回国的时候,他的作品倾向于秀丽;改革开放以后,他恢复了本性中的狂妄;老年,他越发喜爱厚重与批判性的作品,如最近的“汉字春秋系列”,愤怒之外是天真的一面,如《天外来客》。   近两年,吴冠中不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关于美术体制的批评让学院派不快,他对传统绘画的批判更是让从事传统绘画的画家们愤怒。   “我90岁了,有两件事是必须完成的。第一,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我年纪大了,没什么顾忌了。第二,我画了很多画,自己认为是有一些成就的。以前为了做展览卖掉过一些画,但更多的代表作捐给了国家,除此之外我还留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作品,一直不舍得卖,它们都是我的‘儿女’,我要为‘儿女’找个好归宿。”吴冠中说。 反对诗画同题 《新周刊》:唐代的诗人与画家你喜欢哪几位? 吴冠中:唐代的画现在可以看到的很少了,而唐代诗人里我最喜欢王维,苏东坡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讲得很好,艺术之间是通灵的。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种很坏的现象,喜欢在画上题诗,诗与画是没有关系的,同床异梦,诗题上去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结构。   王维不是在画上写诗,诗的意境在画里面讲出来,并不是真的就写在画上。比如王维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很通俗,典型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荒漠一片,什么都没有,没有风,只有一点烟,在画上就是两条线,一条横线表现大漠,一条直线表现孤烟,实际上是两条线的组成;对应的一条长河是一条弧线,而落日是一条圆线,圆与直的对照,很美,完全是“诗中有画”。当然也有题诗写得很好的,但是很困难。有的人画很好,但是一题诗就破坏了。 《新周刊》:除了画面,很多诗里面还有声音,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吴冠中:对,诗画的配合除了王维以外,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诗人——贾岛,他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很难产,他要找到诗与画的结合点,画和诗怎么能够配合起来。大家知道的“推敲”典故,原诗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我的分析,鸟在树上,基本画面上是一个小点,“僧推月下门”在画面上是一段弧线,弧线与点的对照就是绘画的形式。“鸟宿池边树”是安静的,“僧敲月下门”就有声音了,音乐中的对照就产生了。一个是音乐感,一个是绘画感,这就是我理解“推敲”所表达的不同。 《新周刊》:你在作画时会考虑这些技巧性的东西? 吴冠中:也会考虑到,但为了这个而画就是插图了,更多的是偶然的相遇,在脑子里很自然地结合起来。有些画也是从诗的意境感受来的,后来又看到了自然的某种景象,感觉就出来了。比方说,夏天外面很大片的树林,密密麻麻很多叶子,当我读到鲁迅在绍兴会馆里写的,“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顶上”,之后我再看那些树叶,就想到鲁迅当年的意境,要把鲁迅文字中那种苍凉的感觉画出来。 反对阳春白雪   邻居胡殷红说,吴冠中多年来习惯在街心公园的林荫小道边,花两元钱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剃头。吴冠中形容:“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我是纸上谈兵。” 《新周刊》:“吴冠中走进798”曾经是2008年开年最大的艺术事件,当时为什么不放在中国美术馆? 吴冠中:我们开始学画的时候,都觉得自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