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人》原创课件
激情导入 鲁迅,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眉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以他对人民的深沉博大的爱,为人民牺牲献身的精神,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和爱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 有 的 人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韩庄中学 周坤 走近作者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 走近背景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便于11月1日写就了此诗。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研读探究 第一节诗中有两个“活”字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 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 第一个“死”指精神死亡, 第二个“死”指躯体死亡。 研读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互相照应, 2、3、4节分别照应5、6、7节。 研读探究 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对比; 2、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 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 态度;5、6、7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 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 称颂。 研读探究 这首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出自鲁迅的哪一首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自嘲》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 题词》 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 研读探究 《野草 题词》(节选)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 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 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 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 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 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 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研读探究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1932年) 研读探究 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 (2)“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 (3)“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1)“永远记住他”。 (2)“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 (3)“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 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研读探究 “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的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研读探究 既然文章主要是纪念鲁迅,那么把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者“纪念鲁迅”好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柱锤冲扩法柱锤冲扩桩法.ppt VIP
-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动力电池碳足迹及低碳循环白皮书-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GDI for SDG系列报告 2023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docx
-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贴在失眠患者的应用观察PPT.pptx VIP
- 《员工关系与合规管理教程》课件.ppt VIP
- 脑瘫儿童 姿势控制与管理.ppt VIP
- 工程力学全英文Engineering Mechanics (32).pdf VIP
-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3张PPT).pptx VIP
- 6SigmaRoom教程3(最新整理版).pdf VIP
- 学堂在线 外国工艺美术史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