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凳∏型计算 长度=L1+L2*2+L3*2 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 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 马凳筋 一字型 单根长度 长度=L1+L2*2+L3*2 长度=L1+L2*2+L3*4 个数 间 距 间 距 根数=排数*每排个数 画图 * (1)挖基坑适用于满堂挖土——设计图纸中采用满堂混凝土基础或者独立基础,所剩余土较少的挖土。 满堂挖土——大部分采用机械开挖,也有极个别的是采用人工开挖。 独立基础--挖土可采用人工挖土也可采用机械开挖。 * (1)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按设计的截面面积乘挖孔深度以让方米计算。 【省定额:按桩的设计断面面积(不另加工作面)乘以桩孔中心线深度,以立方米计算。清单规范中为单列此项】 (2)施工量:沟槽、基坑挖出的土方是否全部运出,或只是运出回填后的余土,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计算确定。如无施工组织设计时,土方运输施工量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余土运输体积: 余土运输体积;挖土体积-回填土体积×1.15 2)取土运输体积(系指挖土少于回填土): 取土运输体积=回填土体积×1.15-挖土体积 3)土石方运输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计算。 4)人工取已松动的土壤时,只计算取土的运输工程量;取未松动的土壤时运输工程量外,还需计算挖土工程量。 【省定额:运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3)此表与省定额中的不同。 * (1)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按设计的截面面积乘挖孔深度以让方米计算。 【省定额:按桩的设计断面面积(不另加工作面)乘以桩孔中心线深度,以立方米计算。清单规范中为单列此项】 (2)施工量:沟槽、基坑挖出的土方是否全部运出,或只是运出回填后的余土,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计算确定。如无施工组织设计时,土方运输施工量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余土运输体积: 余土运输体积;挖土体积-回填土体积×1.15 2)取土运输体积(系指挖土少于回填土): 取土运输体积=回填土体积×1.15-挖土体积 3)土石方运输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计算。 4)人工取已松动的土壤时,只计算取土的运输工程量;取未松动的土壤时运输工程量外,还需计算挖土工程量。 【省定额:运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3)此表与省定额中的不同。 * *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软件中是150MM) 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但在10.0中也可以自定义设置 顾名思义,“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则两根上部通长筋已经充当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了。当通长筋不足以架起箍筋时,例如梁的箍筋是“四肢箍”、上通筋为2根时,则需要增加架立筋了。在图纸上,会以“2φ25+ (2φ12)”这种形式来表示,括号内的2φ12为架立筋。需要注意的是:1、不能简单的取Ln/3+2*150来计算架立筋的长度,要考虑两侧支座筋伸出支座的“Ln/3”是不是当前跨的Ln。架立筋的长度=Ln-max(Ln-1/3,Ln/3)-max(Ln/3,Ln+1/3))。2、有些图纸把“(2φ12)”标注在集中标注的位置,那我们在计算时就需要注意了:别把这2根架立筋按从第一跨一直通到最后一跨计算! * 03G101-1对于“腰筋”(梁侧面钢筋)的构造都有哪些规定?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见03G101-1第24页、第63页。梁侧面钢筋分为梁侧面构造钢筋和侧面受扭纵向钢筋。前者用G表示后者用N表示。梁侧面构造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侧面受扭筋的搭接长度为Ll或Lle,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在计算时需要注意:1、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间距a≤200mm,若图纸未注明,应咨询设计单位。2、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8mm。3、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3、受扭纵向钢筋若满足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则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例如,03G101-1第31页例子工程中,KL1的集中标注为“G4φ10”,而在第4跨的原位标注为“N4φ16”,那么第四跨的侧面钢筋就是4φ16 作用是抗扭和防梁侧面裂缝功能 *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锚固情形如同上通筋和端支座负筋 *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框架梁下部钢筋按照通长计算还是按照每跨一个锚固计算?有的人认为: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
最近下载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解读课件.pptx VIP
- SAE J588-2000 总宽度小于2032mm的机动车用转向信号灯.pdf VIP
-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docx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2023年少儿迎春杯六年级初赛竞赛试题数学.docx VIP
- 光伏电站一体化监控统一管理平台项目建设技术方案.docx VIP
- 《宋史·舆服志》服饰词汇研究.pdf VIP
- 竞选体委演讲稿PPT.ppt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pdf VIP
- 水下测量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