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诗词鉴赏6诗歌表达技巧题4大题型.pptx

三维设计诗词鉴赏6诗歌表达技巧题4大题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诗词鉴赏6诗歌表达技巧题4大题型

诗歌表达技巧题的4大题型;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1、明喻:直接、明白地用喻体来描写或说明本体,常以“像”、“似”、“如”、“仿佛”等词语连接本体和喻体。结构形式:“本体”像“喻体”(甲像乙)。如: ①记得那年泼水节,一朵凤凰花就像一团火焰,一树凤凰花就像一支烧燃的火把。(张长《泼水节的怀念》) 2、暗喻:直接将本体等同于喻体以描写或说明本体,常用“是”、“成为”、“等于”等词语连接本体和喻体。结构形式:“本体”是“喻体”(甲是乙)。如: ②一个爱说话的女人是朵盛开的花,没有什么味道;一个不爱说话的女人,是朵半开的花,没有人知道它藏着一个什么样的花心,最吸引人。(於梨华《变》) 3、借喻: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直接用喻体描写或说明本体。结构形式:只有喻体(乙)。如: ③她曾经远离过这些人,在她与她们之间筑了一堵墙。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她长期忍受孤独寂寞的痛苦。(贺光涛《路》) 以上所述的三种比喻形式,是比喻的基本结构类型。从明喻到暗喻再到借喻是一层进一层的比喻,越推进一层,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关系越密切,因而比喻的事物也越占主要的地位。大致说来,表达激昂情绪或强调比喻的事物时,宜于用暗喻或借喻,在一般情况下,宜于用明喻。这要由表达内容和特定语境来决定。;(二)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 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例2] (2014·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三)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5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例4] (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五)双关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采莲子(其二) 皇甫嵩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诗中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 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抒情方式 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1]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南 园(其五)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马 诗(其五) 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首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请加以鉴赏。 ;2.借景抒情: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意蕴悠远,深切动人。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