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如何通过CNAS认可
我要测网?2014/12/02 点击 333 次
[摘要]?新建立的检测实验室,一般都需要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申请认可。初次申请CNAS认可的组织往往缺乏经验,对认可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感到茫然。
新建立的检测实验室,一般都需要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申请认可。初次申请CNAS认可的组织往往缺乏经验,对认可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感到茫然。本文以新建家电安规及能效检测实验室初次申请认可为例,介绍通过CNAS认可的过程。CNAS在认可时,将依据认可准则对实验室申请范围内的管理活动和技术能力进行现场评审。
前期策划需完成以下6个方面
1.成立项目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配备相关的资源。
2.项目调研
首先,对组织能力和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摸底。
其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行业分布、人员能力、资金需求和政策门坎等因素。
此外,还要摸清同行检测机构(潜在竞争者)的实力。项目组需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等工作,收集客户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切忌闭门造车。
3.项目审批
项目组将调研结果形成“项目可行性报告”报管理层审批。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项目前景和效益分析,硬件需求(包括资金、场地、设备、新建或改扩建设施环境需求),软件需求(包括资质和政策准入门坎、人员需求、涵盖的标准和领域、认可程序要求),特别是项目建设周期,及项目所需的资金预算,存在的困难等。管理层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后,最终作出开展与否的决策。管理层的决心和承诺十分重要。
之后,在适当时机召集各部门进行新项目评审,确保在开展新检测项目之前,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得到满足,具备检测能力。
4.制定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和体系分计划
项目组应制订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拟认可项目和领域的复杂程度、场地设施、人员配置等,估算工作量、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质量负责人进一步拟订管理体系工作计划,成立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对项目完成的进度,要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5.明确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要求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应有独立建制,其机构组成应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如授权书),实验室负责人应有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工作。
6.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
书面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给出意见和解释人员、监督员等,规定其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及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并在组织内公布传达。
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
? ? 1.文件编制
文件编写小组按ISO/IEC 17025:2005要求编制文件。文件层次一般分为四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和表单。
文件编制的工作量较大,关联性强,切忌照抄照搬,要量体裁衣。文件编制过程实际上也是规范流程的过程。文件编制时,应同步考虑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文件发布
发布前要将旧文件和旧记录表单进行清理。经过管理层审批,发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第二层和第一层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和表单)也要陆续发布生效。
3.人员培训
根据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文件编写人员对各部门骨干进行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组织各部门骨干学习认可准则ISO/IEC17025,对新进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制定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要求,适时参加持续培训,保存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档案。技术岗位人员还应参加检测标准/检测技术方面的培训。
4.管理体系文件运行与自查
各部门按体系文件要求实施运行,规范填写记录,出具全流程检测报告,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应及时汇总反馈,以便及时修正文件或规范现有的做法,避免出现文件与实际运行“两层皮”的现象,实施后要适时开展自查。
5.内部审核
内审的目的是验证管理体系运作是否持续符合管理体系文件和认可准则的要求。一般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成立内审小组,编制内审计划,按部门进行审核。对照实际运作与文件/认可准则的符合程度,发现不符合和问题点,对不符合项要督促整改。整改时,应避免走形式,切实找出问题原因。内审员要尽量避免审核自已所在的部门,内审结果要上报管理层。
6.管理评审
目的是确保体系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变更或改进。一般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通常每年一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管理评审的输入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完成情况,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VE《权力游戏》系列文章全目录.docx
- 鲦鱼效应及成功经理人.doc
- 风险管理试题和答案.docx
- 第七课 团队组合胜于领导者个性.doc
- 如何发展我国不健康的住房租赁市场的.docx
- 第三课 企业撕名牌活动.docx
- 无线行政许可事项收费标准要领.docx
- 浅析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docx
- 第3部分: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doc
- 上级KPI及下级KPI之间的关系.docx
- 2025至2030年快热式电热水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库仑法卡氏水分测定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金属色中性笔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羊毛围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地毯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仪器弹簧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超声波缝锭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电脑沥青软化点侧定仪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高效抑尘巢腔组织过滤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脚踏式对焊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