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_两中介目标_两调控对象_模式研究_盛松成.pdf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_两中介目标_两调控对象_模式研究_盛松成.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_两中介目标_两调控对象_模式研究_盛松成

2008 10 * ) ) ) / , 0 盛松成 吴培新 : 本文利用1998 年1 月到2006 年6 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 主要运用VAR 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 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 发现: ( 1) 货币供应 量M2 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 预测) 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 ( 2) 货币供应量M2 对工业增加值和CPI 作出系统性的反应, 且M2 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 表明货币供应量M 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3) 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 渠道, 主要的传 2 渠道是银行贷款, 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 直接调控经济, 并引 货币供应量的 变化, 因而, 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 个) ) ) 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 , 这种 2 调控模式在1998 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4) 两 个中介目标调控不同的领域: 信贷 规模主要针对实体经济, 货币供应量主要针对金融市场, 这是我国央行的 一种现实选择, 央行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协调上述结论对于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 的, 表明我们更应关注信贷规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来调控经济当然, 这种货币传 模式 存在缺陷, 只是阶段性地起作用从未来的发展模式来看, 要采用包含更多信息的利率作 为政策中介, 其前提条件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 VAR 模型 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传 机制 , , , 1998 , , IS-LM , ¹ , , , / 0 ( M ney Channel) 20 80 / 0 ( Credit Channel) , * , , : 110001, : shengsch @ sh. pbc. g v. cn; , , : 200120, :wupx@ sh. pbc.g v. cn, ¹ , , , , (Lucas Critique) 37 : T bin and Brainard( 1963) Brainard( 1964) , Bernanke and Blinder( 1988) IS-LM , CC( ) IS , : , , , : , ( ) , ( Bernanke and Blinder, 1992) Kashyap ( 1993) ( ) ( Friedman, 1983) , 1998 , , 1998 , ( ) 1998 , , , , , 5 , , 7080 , , , : ? ? ( 2001) , ( 2002) , , ( 2004) , , , , ( 2006) , , , , ( 2007) : , ; , , GDP , ? ? , ¹ , , , : ( 1) ,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