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准名称-Zgfreedomcom.DOC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
Standard practice for survey of forest soil
(草案)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向阳、李素艳、乔永、罗丹、张婷婷、栾亚宁、于鑫。DB33/ 379.2-2002 生态公益林建设认定准则
DB33/T 640-2007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
NYT 1634-2008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发育于木本植被下的各类土壤的总称。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下的土壤以及宜林的荒山荒地等。
调查目的和任务
查清森林土壤的类型、质量与分布,调查土壤剖面形态特征,采集土壤分析样品、微形态样品、比样标本和整段标本,进一步调查森林的土壤立地条件,为森林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调查范围与内容
调查范围包括发育于木本植被下的各类土壤。包括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下的土壤以及宜林的荒山、荒地等。
调查森林土壤植被;
拍摄森林土壤剖面及其景观照片;
调查森林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采集土壤分析样品、微形态样品、比样标本和整段标本;
调查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调查计划、技术资料准备、仪器工具准备等;
调查培训:包括调查人员技术培训、调查实习;
植被调查: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调查;
森林土壤调查:包括剖面挖掘、形态特征观察和记录;
摄像:拍摄森林土壤剖面及其景观照片;
土壤样品和标本采集:包括土壤分析样品、微形态样品、比样标本和整段标本的采集;
调查季节
外业调查可根据调查地区不同,选择不同季节进行调查,但要求地上存活植被不可为冬态或植被叶子尚未脱落。
调查分类
地形分类
高山:海拔大于3000m,相对高程大于1000m的山地;
中山:海拔为1000-3500m的山地;
低山:海拔为500-1000m的山地,相对高程大于200m;
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程小于200m;
高原:海拔在1000m以上,相对高程较小的隆起;
平原:陆地上海拔高度较低,地表起伏平缓的广大平地,相对高程200m以下。
盆地: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心高差500m以上;
土壤母质类型分类
残积物:各种岩石风化后就地形成的土壤母质类型。
坡积物:坡上的风化物质受片状水流的冲刷搬运作用,至坡麓的缓坡凹地堆积下来。
冲击物:风化物由经常性的流水搬运堆积而成,砾石的磨圆度好,分选好,有明显的水平沉积层理。
风积母质:风积母质是风力搬运的堆积物,也是风蚀作用产物,分选良好,质地均一。
洪积母质:洪积母质是由山洪(间歇性沟谷流水)搬运的碎屑物质在山前平原或沟谷出口处形成的沉积物,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堆积物质有一定的分选,但磨圆度及分选性均不好;洪积物的层理不明显。
冰积母质:风化的母质随冰川移动,当冰川溶化后沉积形成,与冲积物不同的是卵石上有冰擦痕。
土壤侵蚀等级分类土壤侵蚀等级分类片 蚀 等 级 标 准 说 明 无 侵 蚀 枯 落 物 层 保 留 完 好 轻 度 枯 落 物 层 被 部分 流 失 中 度 A1 层 部 分 流 失 强 度 B 层 部 分 流 失 剧 烈 母 质 或 母 岩 层 出 露 沟 蚀 等 级 标准说明 轻 度 侵 蚀 沟 占 地 面 面 积 10% 中 度 侵 蚀 沟 占 地 面 面 积 10—20% 强 度 侵 蚀 沟 占 地 面 面 积 20—50% 剧 烈 侵 蚀 沟 占 地 面 面 积 50% 土壤湿度野外分类土壤湿度分类标准
土性 湿度等级 一级(干) 二级(稍润) 三级(润) 四级(潮) 五级(湿) 砂性土 无湿润的感觉,土壤松散,含水约3% 稍有潮的感觉,土块一触即散,含水约10% 有湿的感觉,可捏成团;放手不散,含水约15% 手握后有湿的感觉,可握成团,但不能任意变形,含水约20% 捏时出水,含水约25% 壤性土 无湿的感觉,多成块成团,可以捏碎,含水约4-7% 微有湿的感觉,土块捏时易碎,含水约10% 有明显湿的感觉,用手滚压可成型,但落地即碎;含水约15% 能成团成条,落地不碎,含水约20-25% 粘手,可成型,但易变形,含水约25-30% 粘性土 无湿的感觉,土块较大,坚硬难碎,含水约50-10% 微有湿的感觉,土块用力捏压时易碎,含水约10-15% 有明显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