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3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新闻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
3.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
3.了解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内容】
一、知识积累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其种类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消息的标题又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是指新闻消息的结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
香港,过去曾是运香、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时,香港及广东东莞、宝安、深圳一带盛产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颇受人们的喜爱,故而远销江浙,饮誉全国。由于当时贩香商人们一般都是在港岛北岸石排湾港将莞香运往广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们将这个港口称为香港,意为贩香运香之港,将港口旁边的村庄,称为香港村。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港岛南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当地土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地方口音HongKong记之,并用以称呼全岛。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咸丰十年即1860年,又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
二.信息筛选
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明确:4时30分:
6时15分:
7时45分:
0时左右:
0时40分:
三.能力提升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地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2.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曾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新颖,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读了本文,你觉得标题好在哪里?
明确:
3.香港的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明确:
五.分析鉴赏
文中多处运用了恰当的对比,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明确: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明确: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
短新闻力求简短,但本新闻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的笔墨介绍港督府,这样写有何作用呢?
明确:
【课堂小结与反思】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因为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课后作业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凝(níng )重? 停泊(pō)? 婆娑(suō)起舞
B、瞩(zhǔ)目? 撰(zhuàn )写? 百花凋(diāo)谢
C、噩(è)梦? 步履(lǚ)? 绿树成阴(yīn)
D、祷(dǎo )告? 大厦(shà)? 宣告终(zhōng )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 掩映? 装修? 心智健全
B、陈迹? 管治?易帜? 终生难忘
C、终结? 废墟? 隐秘? 表情茫然
D、窒息? 退役? 紫荆? 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