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2018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VIP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2018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2018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三历史试卷 2017.9 说明:1、试题满分:100分 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1——9课 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5、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6、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汉代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宋代 “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A、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 B、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 C、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 D、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 27、瓷器的原料高岭矿或高岭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火里烧成黄色,再经过还原火成为青色.而烧制白瓷则必须清除原料中的铁成分.北齐河南安阳范粹墓和濮阳李云墓出土的瓷器,虽然含有某些青瓷的余韵,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白瓷的特征.这说明(  ) A、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 B、白瓷与青瓷制作工艺相同 C、白瓷与青瓷的烧制原料不同 D、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 28、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 A、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 C、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 D、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 29、汉唐两代都规定居住在城市的商人须著录特殊户籍称为“市户”非“市户”不准入市设铺营业。这反映了(  )官府垄断商业 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政府限制商业 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3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观点对社会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41、(12分)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回答:概括指出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摘编自(俄)亚 维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