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让我们向曹禺前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雨》让我们向曹禺前进

《雷雨》让我们向曹禺前进 这一百年来,在中国上演过的话剧难以计数,但是,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因为《雷雨》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同时,这部作品从面世开始就成为最卖座的剧目,是国内演出次数最多的一个剧,各种演出版本在几十年里不断产生。而且,《雷雨》里塑造的一系列人物,繁漪、周朴园、周萍……已成为世界话剧舞台的经典人物,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对于《雷雨》的解读,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各种版本。以上种种,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一戏”。 曹禺研究者田本相说:“《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其实,这也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通过回溯《雷雨》的诞生以及70多年来的修改、演出的流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话剧走过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诞生 一部花了五年时间的天才之作 写作 繁漪原型是曹禺同学的嫂子 在《雷雨》剧本1933年诞生之前,中国话剧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文明戏”和“爱美剧”两个阶段。“文明戏”是国人最初对话剧这种由西方引进的新剧种的称呼;而“爱美剧”并非指“喜爱美国话剧”,而是指非职业话剧,“爱美”是英文单词Amateur(业余)的意思。这个时期里,话剧主要是文化人和业余剧团、学生剧团的探索尝试,演出的剧目有易卜生的作品这样的国外名著,也有国内的新兴剧作家郭沫若、田汉等人的剧本,但后一类作品在今天为人所熟知的极少。 完成《雷雨》的时候,曹禺只有23岁,还是个大学生,在清华大学西文系读书,《雷雨》是他创作的第一部多幕话剧,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天才之作”。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田本相,是公认的曹禺研究专家,写过《曹禺传》,他对曹禺创作《雷雨》这段历史颇为了解:“《雷雨》是曹禺话剧作品里酝酿时间最长的一部,从1929年一直到1933年,他前后花了5年时间构思这部戏。”在转入清华大学西文系之前,曹禺曾经在南开大学政治系上过一年学,早在那时候,他就开始有了创作这么一部话剧的想法,一直到1933年的暑假完成了作品。“曹禺跟我讲,在清华大学写这部戏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功夫写剧中人物的小传和札记。《雷雨》剧本里每一个人物出场的时候,都被他用很短的文字生动地介绍了一遍,比散文还漂亮,可以说是精雕细刻的。曹禺说过,当时为写这些小传和札记,用过的废稿纸把床底都堆满了。” 鲜为人知的是,剧中有些人物是有原型的,比如繁漪,她的原型就是曹禺一个同学的嫂子。这个原型是个旧式人物,会唱一点评弹,南方人,20多岁的时候嫁给曹禺同学的哥哥当续弦。这个哥哥是个木讷古板的工程师,满足不了妻子感情上、生理上的要求,于是妻子就和小叔子——曹禺的同学好上了。这个故事在曹禺的同学圈子里是公开的。曹禺发现了这样的故事和人物,而且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认为这是卑鄙肮脏的,相反,他很同情和尊重这样的女性。就像他在繁漪的小传里写这是一个有美丽心灵的人,只是在周家的环境里无奈做出了不伦的事。这是曹禺伟大的地方。那个年代别人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旧社会大家庭里丈夫的威严、妻子的忠贞,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却发现了另外的东西,并且深刻地写了出来,令人震撼。 回顾一下曹禺的身世,大致能明白他写出《雷雨》这样一部作品的原因。曹禺1910年生于天津封建官僚家庭,原名万家宝。幼年他常被继母带去看戏曲和文明戏。他的青少年在天津度过。当时的天津是个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的北方重镇。在少年时期,曹禺已经深深了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也看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1922年秋,曹禺进入南开中学这所有民主精神的学校就读,并成为南开新剧团的重要骨干,一边演戏一边编演时事新剧,同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他曾说,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使他激动,超过了他喜欢的易卜生,因为这些作品启发他必须关心中国的社会问题.在清华西文系,他阅读了大量希腊悲剧及莎士比亚、奥尼尔、契诃夫等人的戏剧作品,也常去广和楼听京剧,到天桥听曲艺。《雷雨》受到希腊悲剧、易卜生剧作的影响,但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写的场景就是天津二十年代的官僚家庭。《雷雨》至少有三个层次的意义,首先是精彩的剧情和人物,进而是对社会问题、阶级矛盾的揭露,更深一层是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田本相这么评价道:所以曹禺无疑是个天才,你说他在23岁的时候有多少人生阅历?但他就能写出这么深刻的作品。人们仅仅是完全理解这部作品,就花去几十年的时间。 发表 巴金破格刊登《雷雨》 《雷雨》完成后,曹禺把它交给了好朋友章靳以。“当时章靳以是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郑振铎是主编。曹禺后来讲,当时他并没有迫切地想要发表的愿望,只是像个母亲一样欣慰于孩子的诞生。”田本相回忆道。写《曹禺传》的时候,田本相花了十几年时间,几十次对曹禺进行学术专访,对于曹禺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