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方》课件3
那些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由曹文轩独自一人享用的。他一向是个好动的孩子,血液里尽是不安分的成分。但那些书,却使他变得乖巧安静起来。当其他同龄的孩子还在野外闲耍甚至到处闯祸时,曹文轩却一人躲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书。这样,曹文轩自然就比其他孩子多知道了许多东西。他能够在草垛底下、在水渠边、在河中的小船上给他们讲故事。每当曹文轩看到小伙伴痴痴迷迷、甚至崇拜他的样子时,他便得意非凡,讲得越发神采飞扬。 这些书培养了他构思故事的能力,让他写出了许多纯美的小说。 二、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把一幅或者若干幅摄影画面表现的内容,通过文字说明或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新的文体兼备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升华,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1.结合课文第3~7段,分析人为什么会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为了表达出离家欲望的强烈,作者使用了“克制不住”一词,请找出在文中的表现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1)第3、4段:①原因: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②表现:“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③作用:以人们在电视上看见的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类比人类祖先的迁徙,写出了场面是何等壮观,表现离家愿望之强烈。 (2)第5、6段:①原因:外面的世界的诱惑、外界的压力。②表现:“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③作用:离家的内心世界被揭示得生动、形象。 (3)第7段:①原因:理想的召唤。②表现:“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③作用:运用比喻,产生一种朦胧美,理想召唤人去探求。 2.结合课文第9段,请概括“无家可归的感觉”“漫无尽头的路上”“通往前方的路”中的“家”“路”“前方”的具体含义。 【明确】 词语 具体含义 “家” 人的精神家园、心灵归宿 “路” 人生之路,人的奋斗过程 “前方” 未经历的人生,心中的理想、希望 3.课文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一句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去掉“实质上”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1)这句话包含着三层意思:①人的一生总是要去追逐理想,在追逐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②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外界的诱惑想要离开家,而离家在外受到挫折时又想回到家,所以说人生是一场苦旅。③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因此把人生旅途说成是一场苦旅。 (2)不能去掉。因为文中说在路上也并非都是苦旅,有人坐的是豪华的游艇,有人坐的是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理想上的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全部实现,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所以“实质上”不能去掉。 4.课文第11段,作者揭示了人类精神状况中的哪三重悲剧?如何理解文中“家”“家园”的含义? 【明确】 5.最后一段和第1段的关系如何?该如何理解? 【明确】第1段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地,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中人们“前方”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掘。 6.“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对这句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明确】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居无定所,在不同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都有部落首领带领大家迁徙的传说。从今天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来看,也能发现一些祖先们无休止迁徙生活的影子。总之,迁徙是人类没有家之前的一种普遍行为。 7.曹文轩的这篇文章与一般反映人思乡的作品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反映人思乡的作品,无非是借游子之口写漂泊在外的艰辛与寂寞,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本文一改前人“恋家”“归家”的思绪与呐喊,理性地分析了人归家的原因,指出了人远行的积极意义——向着那梦中的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比以往任何一部哀愁凄凉的思乡作品在主旨上都要显得高远与旷达。 人们的心灵需要有慰藉的地方,人有了痛苦总会想到要回家;可是人却又在一次次对家的惦念中走向前方,怎样理解人们惦念家乡与走向前方的矛盾? 【明确】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们的精神归宿,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