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魏晋时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到魏晋时期.doc谈到魏晋时期.doc谈到魏晋时期.doc

谈到魏晋时期,不少的人认为那是一个文学从不自觉进入自觉的年代,竹林七贤如何放荡形骇,如何天马行空,如何不拘泥于礼教而行为不羁。其实认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还必须从它的制度根源上来分析的。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统治了148年(公元398-494年),当时的鲜卑人属于游牧文化,以有限兵力,竟势如破竹横扫东西南北,先后击溃了一个一个城镇,当他们进入中原进而要统治中原的时候,游牧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北魏统治的一百多年间,从第三代皇帝太武帝灭佛到第六代魏孝文帝迁都,那个时代的拓跋鲜卑族人为了统治中原,学习中原文化可以说历经磨难,皇帝曾经下令禁止胡服、摒北语、禁归葬,变姓氏,奖通婚,下令迁都后,因洛阳霪雨绵绵,皇太子思乡心切,企图策马返回草原,被孝文帝处死。后有2000余名皇室人员被沉江,酿成是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改革悲剧。北方的政局如此动荡,无数善男信女纷纷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佛门,云岗的大石窟是当时的皇家下令开凿(图14),而大量的小石窟群则是民间开凿的。云岗石窟可以说是一部血与火的石刻的《魏书》。 ???北中国如此,而南迁的名门贵族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开始移情山水不谈国事时事,所谓的士大夫清谈风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比如说谈艺术、书法、诗的韵律和曲的格调,山水诗画、田园诗画、开始盛行。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当时的士大夫清谈风度形成还得力于当时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庄园经济,魏晋时期名门豪族南迁之后,纷纷占山圈地,形成以家族单位的经济形式,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文人士大夫们不再像先秦时期文人那样追求执拗入世参政议政,他们的人生的局面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一书中谈到:“余尝谓先秦诸子,自孔子至李斯,三百年学术思想,以一言弊之,为“平民阶级之觉醒”,类似我们看到的欧洲文艺复兴,今魏晋南朝三百年学术思想,亦可以一言弊之,曰“个人自我之觉醒”是已。此其端,肇自王充,倡内心批评之说,传统之尊严既弛,而个人之地位渐以襮著。又值世乱,生命涂炭,道义扫地,志士灰心,见时事无可为,遂转为自我之寻究。” ???所谓士大夫的清谈风度究竟指的是些什么内容呢?一曰:体无。所谓“体无”:即无名,不讲功名,无累,不讲社会责任,即没有拖累;无物欲,便是没有任何的物质欲望。所谓“劳躬役物。自毕臊秽,心奔於欲,不适所安,物情顺通,越名任心,明无为至趣,葆自我之真。正是在这样的思潮笼罩之下,文人将兴趣和精力转向对文学本身内容以及形式的探讨,文学与经术分家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 ???从魏晋到南北朝,皇帝王朝不断更迭,社会上层争夺砍杀。政治斗争异常残酷。名家贵族一批又一批地被送上刑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就经常生活在这种既富贵安乐又满怀忧患的境地,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之中。“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何晏),“心之忧矣,永啸长吟”(稽康),是他们作品中经常流露的情绪。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从而大大加重了艺术的分量。他们的“忧生之嗟”由于这种现实政治内容而更为严肃。从而无论他们如何顺应环境,保全生命,或者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其中由于总藏存这种人生的忧恐、惊惧,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复杂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一切构成了魏晋清淡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 ???以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伟大的不朽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为标志,中国文学经过先秦、楚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便进入了一个文学的自觉的时期,无论从文学家、文学作品的影响,还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建立,都表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今天,不少标榜清谈的文人即没有独立的庄园经济,也没有脱离仕途,甚至对于如何走仕途十分迷恋,十分地擅长钻营。他们是国家公务员,明明拿着纳税人的血汗钱,或者让企业替他们买单,花天酒地,却标榜自己豪爽,张扬个性;当你强调他的社会责任时,他又以崇尚清谈,来逃避自身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明明是格调低下,物欲横流,却偏偏标榜为人性解放,明明是为男盗女娼,贪污腐败鸣锣开道却偏偏标榜为魏晋清谈风度,只要我们将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与魏晋时期作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这完全是性质不同的。那些崇尚清谈的士大夫的生存环境是如何的艰难险恶,他们在那种生存环境中保持清谈风度是多么难得的风骨和气节,对比之下,你也不难看出某些高唱清谈高调的人,骨子里散发的腐败气息,当他们高唱什么清谈一类高调的时候,你不会有一种被人偷换了概念的被愚弄的感觉么?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