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航空“碳税”纷争仍在博弈.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盟航空“碳税”纷争仍在博弈

欧盟航空“碳税”纷争仍在博弈   在欧盟对中、印10家未提交碳排放数据的航企发出警告后,5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称,“印度含蓄地威胁:如布鲁塞尔对印度航空公司实施制裁,印度可能禁止欧盟航空公司飞越印度领空。”   “在当前欧债危机和消费需求放缓抑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制裁对欧盟和印度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印度民航部部长阿吉特·辛格一面威胁,一面又留有余地地表示,“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我认为,最终理智将会占上风。”   此前在5月23日举行的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也曾公开表示,中国将坚持一贯立场,坚决反对欧盟单边实行碳税政策。   中印未妥协   2005年1月1日,欧盟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按“交易与限制”的原则,通过每年分配给企业有限的碳排放配额,迫使企业节能减排。对于超过配额的排放,企业只能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去购买,配额没有用掉的企业,则可出售指标。但对于碳排放的交易范围,欧盟并不满足——2008年,欧盟又立法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并于去年3月公布了首个航空业年度碳排放限额:2012年不超过2.13亿吨,2013年起不超过2.09亿吨。   这笔单边征收费用引起了欧盟之外国家和相关航空公司的强烈不满,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相关人士也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将遵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数据”、“不与欧盟谈判交易优惠条件”的“三不”政策,同时禁止以航空碳税为由提高运价或增加收费项目。   然而,莫斯科大会数个月后,欧盟之外20多个国家的高调反对似乎却成了过眼云烟。5月15日,欧盟表示,其把全球航空纳入ETS的计划“取得了第一步进展”——欧盟气候行动专员康妮·赫泽高宣称,约有1200家航空公司按欧盟规定,在3月31日前提交了2011年的飞行数据,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反对ETS国家的航空公司,仅有8家中国航空公司和两家印度航空公司仍未提交该数据。   “目前有多少国家向欧盟提供了碳排放数据我不清楚,但我们没有提供。”李家祥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ETS中有些规定对全球民航业发展并没有起到一个积极推动的作用。”这也延续了中国一直以来的表态。   事实上,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将与民航局的观点保持一致。在欧盟航空碳税征收名单之列的一家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此前多次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不管事情如何变化,我们都会谨遵国家民航局和中航协等部门的规定。”另有消息显示,海南航空及东方航空相关人士也称,“中国航空公司会统一行动,在欧盟碳税问题上与民航局态度一致,不单独表态,也不单方面与欧盟接触。”   在歐盟對中、印10傢未提交碳排放數據的航企發出警告後,5月25日,英國《金融時報》稱,“印度含蓄地威脅:如佈魯塞爾對印度航空公司實施制裁,印度可能禁止歐盟航空公司飛越印度領空。”   “在當前歐債危機和消費需求放緩抑制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制裁對歐盟和印度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印度民航部部長阿吉特·辛格一面威脅,一面又留有餘地地表示,“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我認為,最終理智將會占上風。”   此前在5月23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傢祥也曾公開表示,中國將堅持一貫立場,堅決反對歐盟單邊實行碳稅政策。   中印未妥協   2005年1月1日,歐盟啟動碳排放交易體系,按“交易與限制”的原則,通過每年分配給企業有限的碳排放配額,迫使企業節能減排。對於超過配額的排放,企業隻能從碳排放交易市場上去購買,配額沒有用掉的企業,則可出售指標。但對於碳排放的交易范圍,歐盟並不滿足——2008年,歐盟又立法規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將航空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並於去年3月公佈瞭首個航空業年度碳排放限額:2012年不超過2.13億噸,2013年起不超過2.09億噸。   這筆單邊征收費用引起瞭歐盟之外國傢和相關航空公司的強烈不滿,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相關人士也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將遵守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監測數據”、“不與歐盟談判交易優惠條件”的“三不”政策,同時禁止以航空碳稅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   然而,莫斯科大會數個月後,歐盟之外20多個國傢的高調反對似乎卻成瞭過眼雲煙。5月15日,歐盟表示,其把全球航空納入ETS的計劃“取得瞭第一步進展”——歐盟氣候行動專員康妮·赫澤高宣稱,約有1200傢航空公司按歐盟規定,在3月31日前提交瞭2011年的飛行數據,其中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反對ETS國傢的航空公司,僅有8傢中國航空公司和兩傢印度航空公司仍未提交該數據。   “目前有多少國傢向歐盟提供瞭碳排放數據我不清楚,但我們沒有提供。”李傢祥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

文档评论(0)

zqianqxf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